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实现富强中国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实现富强中国梦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到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到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全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全社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不断增强。

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比喻为画龙的话,那么其点睛之笔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提出,正是“画龙点睛”的升华。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三个倡导”所倡导的首要观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大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

富强: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

一般意义上说,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很早就有富民强国的思想,如《论语》的“足民”即富民主张,《管子》的“富民”治国之道。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贫弱,从洋务派提出的“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维新派提出的“变法图强”,再到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实业救国,“振兴中华”,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进行了各种富强之道的探索。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中华民族面对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及其团结带领下的中国人民的肩上。建设“富强”的中国,写进了不同时期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或《党章》中,作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召开的党的七大,就在其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提出,促进社会主义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富强观

党的十八大在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观念。

富强主要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我国最早的经济学中文译名就是“富国策”或“富国学”,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名著《国富论》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亦曾被译为《富国策》。

富强首先在于富民,人民富裕。民富国强,没有民富就没有国强,也就谈不上富强。我国古代先贤早就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之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社会主义要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使社会财富极大涌流,人民享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贫穷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观念,在致富、富民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不仅使几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也使整体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左右迅速增加到5000多美元。同样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富民或民富,不是少部分人的富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谈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就曾经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富强也在于富国、强国。即富强除了体现为富民、民众富裕、藏富于民之外,也体现为国家拥有巨大的财富财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富裕是富强的一个方面,但富裕不等于富强,富国也不等于强国。像卢森堡、卡塔尔之类的小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逾十万美元,可谓富裕、富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国家经济实力、总量规模小,所以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强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一是要有相当巨大的国家经济规模,这包括宏观经济总量的规模和微观企业的规模,若无此块头大、规模大,就谈不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也就谈不上是世界经济大国;二是要有相当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这包括对外贸易的联系和货币金融的联系,若无此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就谈不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就谈不上是世界经济大国。无疑,大不等于强,大国也不等于强国。如果仅仅是块头大、体量大,但体弱虚胖,没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也就谈不上是强国。鸦片战争前后的大清国,其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以及经济总量规模,不可谓不大,但是这个老大落后的帝国在新兴的西方强国面前,是那样的陈腐虚弱、不堪一击。所以,既致富又做大也谋强,国家富而大而强,都是富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富强主要是经济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国力概念。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经济的富强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硬实力、软实力的发展和增强,才能使国家走向全面富强。换言之,一国除了是经济富国、强国之外,同时还是政治强国、军事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方面的强国,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强国,才真正称得上国家富强。就其中的军事而言,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军事实力都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军事强国都是体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方面。因此,所谓富强,除了意指“富民强国”外,同时亦含“富国强军”之义,是富民与强国、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富强作为一种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观念,是民主、文明、和谐观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的基础,并与之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国古人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说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首先是致富,富裕了就能有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是基础,由此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与之相应,我们以富强观念为首要观念,同时规范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方面的要求。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