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核心提示:市场化的挑战也主要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这里面既有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冲击,也有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冲击,更有对我们从小接受的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的冲击,深刻改变了不少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市场化就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基础手段或者主要办法,常常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管制的放松、经济私有化程度的增强等等。而本文所说的市场化并非通常意义的市场化,而是指市场经济,并且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化的挑战也主要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这里面既有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冲击,也有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冲击,更有对我们从小接受的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的冲击,深刻改变了不少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演变过程、特点、本质和存在的缺陷,才能真正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将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尽可能降低到最小。

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从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这一突破传统观念的思想形成到1984年“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的崭新论断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从邓小平1985年10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什么根本矛盾到他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再到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八大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名词第一次为不少国人所认知,还是到今天已经耳熟能详,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判断从来没有迷失过,并且在不断地修正失误、改正错误中对这条道路的选择、探索变得越来越清醒、理智。

(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和发展

认真翻阅、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里面只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以及商品流通等概念,而没有商品经济概念。并且,马克思、恩格斯的眼里,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消灭了私有制,就连商品生产也会消亡。而在列宁的著作中虽然使用了商品经济的概念,并且将其划分为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两类,但是列宁也认为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是不能并存的,并且曾几次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经济。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中虽然肯定了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但也认为这是特种的商品生产,并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消费品才是商品。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理论界比较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之一。1958年11月,针对当时的一些错误思想,毛泽东在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特意强调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保持、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他指出:“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1]他还强调,要有计划地来大力发展好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要学会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可见其对商品生产的认识和重视已经超过了斯大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大家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有展开了新的讨论,对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商品经济被分为两类,一种是没有计划、完全自发的商品经济,另一种则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家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那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是外加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搞活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环节,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形式。搞经济体制改革,就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要强调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否定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经济论,是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的。强调商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实质上是要求重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研究和部署以城市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弊端就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改革计划机制就要首先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旧传统观念,并明确提出计划经济应该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次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并且把侧重点放在了在强调商品经济上,使得商品经济成为举国上下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词,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展开阶段。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次新发展,更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提出和发展更经历了一番曲折。早在1956年9月,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个体经营为辅,计划生产为主、自由生产为辅,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辅的“三为主、三为辅”经济体制改革构想。197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李先念在一次国务院务虚会上进行总结讲话时第一次讲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虽然这句话没有在会后正式印发的文件中出现,但他仍被认为是中央领导同志中最早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一位。

1979年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在中国提出、发展的重要一年。年初的2月,李先念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汇报时表示,他和陈云已经谈过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一些市场经济来作为补充的问题,陈云的意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而是大补充。”[2]同年3月8日,陈云在他写的一份题目为《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进一步对“市场调节”的内涵作了界定:“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在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3]其实,陈云经常把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作为同义词并用。他这里的市场调节“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的调节。”[4]也是把市场调节作为与市场经济涵义相同的概念来使用的;同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李先念在讲话中指出:“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5]而这正是根据陈云的意见提出的,成为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多年坚持的指导思想;同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的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6]这是他第一次科学地阐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也让更多人开始知道、了解和熟悉市场经济这个曾经陌生的新词汇。尤其是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个新词汇,某种意义上等于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提法在党内外都引起很大反响,后来经过专家、学者的丰富、完善,为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乃至真正在中国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