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皇汉武时代世界形势鸟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在东方世界激起一个浪涛。而就在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历史浪花,也正飞溅到中国的西部边境。

在这一时代,希腊帝国已经瓦解,而被视为欧洲文化之渊薮的希腊文化,仍然深深影响着帝国的广袤疆土;希腊人的语言,仍然是中亚一带的国际语言,希腊人的艺术、宗教,仍旧影响着印度,并且越过帕米尔高原,于塔里木盆地之西北与中国羌族的文化发生了接触。所以此后中国人一踏进塔里木盆地,便到处碰到陌生的、深目高鼻的塞种人。

当希腊帝国瓦解之时,罗马帝国正如旭日东升,兴起于今日之意大利半岛。到汉代,这个新兴的势力,便继希腊之后,成为西方世界的历史推动力。

然而终秦之世,罗马的势力,并没有扩展到东方。他还在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霸权。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当时英勇的迦太基人,在其将军汉尼拔的领导之下,从西班牙海岸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意大利。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罗马几乎为迦太基人所灭。迦太基人入侵罗马十五年,在此十五年中,所向无敌。直至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罗马人才把迦太基人驱逐出境。所以终秦之世,西方罗马完全在迦太基人的蹂躏之下。

秦始皇时代正是印度佛教开始向世界传播之时。传说中佛教由释迦牟尼所创立,时间是中国的春秋末叶。印度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68—前232),印度统一全境,并将其势力伸张到今日之阿富汗,成为亚洲西南的一个泱泱大国。此外,又多派佛教人士,广播佛教于其所知之世界,如锡兰、缅甸、罽(jì)宾、塞琉卡斯及托拉密等处,皆有佛教僧侣之足迹。这样,佛教文化便成为印度历史的一种活力,把游离于罗马与中国两大历史动力之外的世界纳入其支配之下。

到西汉初,罗马赶走了迦太基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在惠帝五年(公元前190),罗马的骑兵第一次驰入亚洲大陆,在玛革尼西亚击败塞琉卡斯帝国,并将其驱逐到小亚细亚及托鲁斯山外。文、景之世,罗马征服了马其顿、希腊,并南征非洲,屠灭迦太基。到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罗马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希腊文明最后避难所的帕加马王国也灭亡了。这样,罗马便从迦太基人的蹂躏之下解放出来,一跃而在地中海上称雄。

在西汉初期,整个中央亚细亚呈现出纷纷攘攘的历史画面:

阿拉伯人的军队,从麦加山上出发,越过阿拉伯沙漠,占领苏格纳底斯河西南一带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即中国史书上的所谓条支。

与阿拉伯人出动的同时,游牧于里海东南的伊兰族之一支,即阿萨西斯人也由伊兰高原的北麓,长驱南下,侵入塞硫卡斯帝国的腹部,占领波斯(今伊朗),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国家,这就是中国史书上所谓的安息。

与此同时,中国西北的月氏(yuè zhī)羌,因遭受匈奴的压迫,也开始了西进的行程。这个名族控弦十万,由敦煌出发,西至伊犁,越过冰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的大雪山,像一条瀑布一样,奔腾而下,灌注于中央亚细亚的东南。他们沿途扫荡希腊人的势力,消灭了希腊人在东方的唯一避难所大夏,赶走了他们的国王,占有了他们的领土,是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月氏。

留在中央亚细亚东部的希腊人,开始了他们最后的逃亡。他们大部分向南逃亡,经过濮达、高附(今阿富汗境内)南入罽宾,征服并占有了后者的土地。其余的希腊人则北徙于帕米尔高原之西北,建立大宛、休循、捐毒等小国。

分布于今日中国之西北,西至里海、黑海以北,北迄于北海之滨的伊兰种族,也形成了他们的国家或部落。如在今日吉尔吉斯一带有康居,在黑海及高加索山之北有奄蔡,在奄蔡之北有严国。

此外,在黑海西北,西至欧洲北部,则为日耳曼人的天下;自吉尔吉斯以东,东至西伯利亚之南部,贝加尔湖一带,则布满匈奴的别种,如坚昆、丁零等。这一时代的印度,即汉人所谓的身毒,则已处于月氏与希腊人的统治之下。

当此之时,假若登上帕米尔高原极目西望,我们可以看到,罗马的文化圈在扩大,野蛮人的骑兵在驰逐,希腊人在走下历史舞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黑海与里海之北的广大原野之中,有不少的游牧种族,他们赶着可爱的畜群,唱着原始的牧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探险家张骞到了中亚细亚。

此后,罗马共和国仍然鼓起全部力气去扩展它的统治范围。当西汉武、宣帝时代,大汉帝国在西域建立统治之时,罗马的骑兵则在远征北非,他们先后征服了托勒密埃及,在金字塔上,升起了罗马帝国的国旗。之后又不断发动战争。到西汉中叶,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周围所有的地方,成为一个囊括欧、亚、非三洲的大国。

罗马对它吞并的广大地区,设立行省进行统治。公元前130年左右罗马共有九个行省:西西里、撒丁尼亚(及科西嘉)、山南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伊利里亚、马其顿、阿卡亚及亚细亚。罗马通过多种手段对这些行省进行掠夺。

罗马共和国的手工业并未达到古典世界的较高水平,然而它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却跃居奴隶制社会的高峰。伴随着罗马商业、高利贷业的发展,兴起了一个专门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阶层——骑士。凡是富有资财的商贾金融之家都属于骑士。

海外霸权的确立和财富的大量积聚,尤其是与希腊和东方世界接触的增多,使罗马人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罗马共和前期那种严谨、朴实和艰苦奋斗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便是荒诞无稽的消费和疯狂的挥霍。

据李维《罗马史》记载,罗马的奢侈之风首开于亚细亚战争之后。这次战争“第一次把青铜卧床、贵重的床罩、地毯以及其他亚麻织物输入罗马。于是,在宴会上出现了演奏竖琴的歌女,也出现了其他消闲、娱乐形式,而宴会本身也开始用极其精密的计划和很大的费用来布置” 。然而,此风一开却如决堤之水,一泻而不可收拾。元老院为讨好公民,不时增加节日天数。节日期间,国家主动拨资并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以供罗马公民尽情欢乐。自由民的上层更是挥金如土,挥霍无度。为了显阔,他们竞相修建豪华的大厦、富丽的花园和舒适的别墅,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他们开始请专职厨师做饭,用银制的餐盘盛菜。一餐规定要多少道菜,有多少客人。

更为严重的是,普通自由民也沾染上了这种恶习。大批的自由民“都不沾镰刀和犁,而是躲在城里,宁愿流连于剧场和跑马场之中,却不愿去照管谷物和葡萄园” 。他们游手好闲,鄙视劳动,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生活,“面包加竞技场”是他们最时髦的口号。国家每年都把大量的年收入用在他们身上。

先前淳朴的道德观念逐渐被遗忘,人们“崇尚财富,鄙视道德,并认为只有大量的财富才能享有崇高的光荣和价值” 。

大约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罗马出现了占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地产和庄园的富人。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地产主们开始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来耕种田地。他们按照希腊人有关农田地力的观念,采用轮种制,用豆科植物恢复地力以代替两年一休耕的办法。此外,他们也开始用犁深耕,选择优良种子,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由于行省为罗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意大利减少了谷物的种植,而在大片的土地上改种经济作物葡萄和橄榄,或者将耕地变成牧场,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公元前二世纪末,意大利的橄榄已在希腊的大城市出售。意大利的葡萄也在罗马享有较高的声誉。罗马的农业科学一直较为发达。它不仅吸取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而且富有创造性。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农学家加图写了罗马第一部农业著作——《论农业》。

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它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公元前三世纪以后,罗马主要吸收了希腊的建筑成果,广泛地采用柱廊式并饰以各种雕刻绘画,神庙之外还大规模兴建公共建筑物,如剧场、水道、桥梁和凯旋门等。普遍地利用石拱结构会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和持久,这是罗马建筑的重要贡献。罗马出于军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几条有名的“大道” 。这种大道后来扩展到东西各行省及边远地区,对沟通贸易和交流文化起到了作用。“条条大道通罗马” ,正反映了罗马是古代世界的政治中心。

罗马人留给人类的另一份文化遗产是罗马法。它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世的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早在公元前451—前450年,罗马政府在平民的强烈要求和压力下,颁布了罗马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此后,罗马也相继颁布了一些重要的法律。但从法律内容来看,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以前的罗马法,全都属于公民法,主要内容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罗马产生了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万民法》。《万民法》是罗马司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成熟的部分,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到公元前二世纪,《万民法》又有了新的发展。

墨菲在《亚洲史》写道:“于是,中国和罗马这两个在领土大小、发展水平、国力和成就方面都相近的帝国,除旅行者讲述的故事外,基本上互相不了解。如果中国人与罗马或印度帝国及其先进文明有过接触,他们很可能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不同的更开放的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与中国一样,罗马和孔雀印度都修建了道路、堤防和规划完善的城市,在扩张主义的世界性体系下融合了不同的文化,与自己帝国边境的‘野蛮人’进行斗争。三国之中,汉帝国最大,也可能人口最多和最富裕,尽管它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技术成熟程度也许与古印度和罗马相当。 ”

公元前三到公元前一世纪,尽管西方的罗马通过施尽全力向繁荣鼎盛迈进,但是始终未能挣脱奴隶制社会的藩篱。而此时的中国,早已跨入了封建制社会,并在公元前221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从而拉开了走向统一、繁荣、强盛的新时期的序幕。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