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在统一全国后,面对空前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采取怎样的政府形式来进行统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所谓三公九卿制,只是一个习惯说法,实际上中央的官职设置,并不止三公和九卿。

通常所谓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佐皇帝总管行政事务,是百官之长,统领全国的文官。太尉名义上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务,但他无调兵遣将的权力,全国军权始终归皇帝一人掌管。御史大夫协助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在巩固皇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租税收入和财政开支;奉常掌管宗庙祭祀仪式;典客掌管民族事务与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侍从保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与官营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

“三公”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九卿”互不统属,都直接隶属于皇帝一人,他们都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尽管三公和九卿中的一些官职,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但是组建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完备的官僚机构,却是秦始皇开创的。事实证明,三公九卿制是与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统治相吻合的一套严密的官僚体系,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并有所发展。

就在刚刚统一后,丞相王绾(wǎn)便建议,采用以前周代分封诸侯的办法,将秦始皇的各个儿子封为诸侯以便统治偏远的燕、齐、楚等地,以拱卫京师,这一主张得到了众大臣的支持,但是廷尉李斯却力排众议,坚决反对。他说:西周初年分封周王子弟亲属很多,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疏远,相互攻伐如同仇敌,兼并战争永无休止,周天子也无法制止,到现在好不容易才统一天下。分封诸侯是天下战乱不止的根本原因。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于是在全国建立了直属于中央的郡、县。秦统一之初,于全国分设三十六郡,后来扩展到四十六郡。郡的长官是郡守,掌民政;郡守之下为郡尉,掌军事;另外又设郡监御史,掌监察。每郡之下设若干县,县按照大小设立县令或县长。县之下设乡,乡设有负责教化的三老、负责赋税诉讼的啬夫和负责治安的游徼。乡之下为亭、里,亭设亭长,里设里正。郡守的任命权直接归中央,这样就将地方的大权完全集中于中央,从国体结构上保证了中央对地方各级的控制。具体的史实向我们昭示出,郡县制是国家实现中央集权的有效制度,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