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业 轻徭薄赋

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织和大力发展农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历代相沿不替。秦亡汉兴,战火频作,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汉高祖刘邦建汉后,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致力于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惠帝、吕后继续秉承这一政策,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打下了基础。文帝即位后,进一步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再经景帝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文帝仁孝宽厚,即位之初,就连续下了两道诏书,表明他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出于对农业与农民的关切,第二年(公元前178)春,他又下诏明确表示要以农立国。同年九月再下诏书,强调农业是天下苍生之根本。

在推动恢复与发展农业方面,文帝本人率先垂范,不遗余力。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春,为了劝课农桑,文帝亲率百官耕田,并命皇后率后宫众人采桑,以为天下表率。为了提倡节俭之风,他还以身作则,裁减了自己的侍卫。此后,朝廷又多次重申劝农之旨,倡导重农风气,对官吏中劝农不力者加以惩戒,并诏令各地基层官吏设置“常员”,督促百姓务农力田。在各地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吏员,通过适当的赏赐,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农业与气象关系密切,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帝后元年间,水旱、瘟疫、蝗虫等天灾频繁,粮食歉收。朝廷对此十分忧虑,遂下令各级官员,命令他们一方面查实灾情,另一方面要反躬自问,是否因以前过度的奢靡而使百姓无力抗灾。为了战胜天灾,文帝与丞相、列侯商议后下令:各级官员都要献计献策,凡是有利于百姓脱离困境的皆可直言,勿须隐瞒。为了切实减轻百姓负担,朝廷要求各级官府减少铺张,尽可能地减少百姓的徭役。

农民负担,无外乎赋税徭役。汉时朝廷规定的赋税和徭役主要有田赋、算赋、更赋、户赋、献赋等。为了鼓励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朝廷大规模地减免农民的租税负担。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除田租税之半”,即把十五税一的税率,降为三十税一。在文帝十三年,朝廷再发诏书:免收天下租税。文帝在位期间,朝廷有十三年没有向农民收取租税。这样的政策在农业社会里是极为罕见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朝廷还把每年的算赋(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是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由每年服役一个月减至每三年服役一个月。为了鼓励生产,朝廷还开山河之禁,把原归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山林资源向百姓开放,任民垦耕。

由于实行了种种鼓励生产的政策,农业生产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民间贫困日久,国家仍无积蓄。自战国后期形成的背本趋末风气重新抬头,奢靡淫秽之风日长,百姓纷纷弃农经商,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早在文帝执政初期就有人提出,天下饥馑,多是由于从商者众多,威胁了农业生产。譬如,酿酒造成了谷物的缺乏,而蓄养牲畜又与民争食。文帝对农业的重视使这种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但农业的兴盛,又使得粮食价格降低,随之而来的商业的活跃,以及盐铁业的发展,则又给大商人乘机囤积居奇、侵害农户提供了便利条件,出现了谷贱伤农的现象,农商之间的矛盾再次突出。

政论家贾谊、晁错等人很早就洞察了这一问题及其症结所在。贾谊痛斥弃农经商、奢靡淫秽为天下之大残、大贼,指出弃农经商者已给社会蒙上了巨大的阴影,种粮食的人少而吃粮食的人多,是社会贫困的主要原因。他提议朝廷要重农抑商,使天下人都能自食其力。晁错进一步建议实行贵五谷而轻金玉的政策,推行轻爵贵粟的措施。为了彻底扭转农商的本末倒置的局面,朝廷采纳贾谊和晁错的建议,招募天下民众保粮安农。朝廷规定:凡是为国家提供粮食的可赐爵,可赎罪。民户为国家输送粮食到边境,六百石即赐上造(二等爵)爵位,逐级增加,运到四千石的,赐五大夫(第九等爵)爵位,运到一万两千石的赐大庶长(第十八等爵)。等到边疆的粮食既足,即可储备到各郡县;郡县储备满一年,免收田租。这样一来,粮价就不会过低,农民就不会破产。国家保住农业这个重心,社会也就安定了。

景帝即位后,继承了先辈休养生息的政策,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制度化。针对户籍管理制度在灾荒年间可能出现的弊端,景帝于元年(公元前156)春正月下诏,及时调整了人口和土地政策,适时改变了不准百姓迁移的规定,允许百姓从土地少的地区迁移到土地有余、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同时,将田租确定为文帝时实行过的三十税一。从此,这种赋税制度成为汉之定制,农民负担比起前代有明显的减轻。

景帝也曾多次申明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强调重本抑末。他在诏书中语重心长地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金玉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四月,朝廷下令各路官员不准收受郡国贡献的锦绣等奢侈品,以省徭赋,而鼓励多务农桑,以使谷物丰裕,达到即使灾害之年也有备无患。

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秦始皇对水利事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耐心。秦王嬴政即位元年(公元前246),水工郑国领导当地人民修建了一条长三百余里的水渠,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水渠经过之地,既可用渠水灌溉土地,又因渠水含有大量泥沙,对改造关中盐卤地具有重要作用,从此,关中成为沃野。人们为纪念领导修渠而不顾个人安危的郑国,称这条渠为郑国渠。

汉武帝继承了汉朝前期重视水利建设的好传统。武帝时期兴修的水利工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和类型上,都较以前有了重大发展。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力地促进了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朝廷曾派人在关中地区组织人力开凿了几条较大规模的灌溉渠道,武帝亲自到工地上指挥施工。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大司农郑当时鉴于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多靠水运,每年须经黄河从关东漕运百余石粮食进京,以支付百官俸禄。其运程远,运期长,费用高,故建议开漕渠,以缩短运程,减少费用,并可获得灌溉之利,一举多得。武帝很快采纳了郑当时的建议,令著名水工徐伯勘察设计,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漕渠在渭河南岸,西起京师长安,傍渭河东行,流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全长三百多里,用了三年时间才修成。渠成后,经此渠漕运关东粮食到长安,比原来经渭水漕运缩短了六百里,运期减少一半,仅三个月即可运完,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运费,而且使河渠两岸万余顷民田获得灌溉,使农业增产丰收有了进一步保障。

与此同时,朝廷还调集一万多劳力开凿了龙首渠,引洛水灌溉农田。龙首渠长十余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因施工中挖掘出“龙骨”,即恐龙化石,因而得名。渠道经过商颜山,由于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水工们发挥聪明才智,想出了利用地下水的妙法,改明渠为暗渠。他们先在地面开凿水井,深达数十丈,再在地下挖渠道,相隔一定距离凿一眼井,使井下渠道相通。这样,既防止了塌方,又增加了工作面,加快了工程进度。这是我国水利技术的一个重大创造,后来这一方法传入西域,便发展成了当地独特的灌溉形式——坎儿井,成为当地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

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朝廷在泾水上又开白渠,因此渠为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修成而得名。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走向与郑国渠大体平行,西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东注渭水,全长近二百里,灌溉农田四千五百余顷,对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左内史倪宽主持在郑国渠上游修了六条辅助的小渠,用来灌溉郑国渠周围的农田,称为六辅渠。在六辅渠的管理方面,倪宽提出了“定水令,以广溉田”的用水规定。水令即农户用水的法规,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灌溉用水的规定。水令的实施保证了科学合理地灌溉,扩大了浇地面积。这是农田水利管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与此同时,朝廷对经常发生水患,危害黎民的黄河,也积极进行了治理。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黄河决口,文帝兴卒堵塞。其后三十余年,黄河不曾有过大的水患,黎民得以安居耕稼。武帝时期,黄河沿岸屡遭河水泛滥之灾,农民流离失所。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武帝到泰山封禅后,在回长安途中,路经濮阳境内时,亲临黄河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堵塞瓠子决口,沉白马玉璧于河中,祈祷水神。又令将军以下的官员都抱柴放置于决口处,使黄河之水重归故道而北行。随后,朝廷又在堤上建筑起宣防宫,以镇水灾,终于使梁、楚等地解除水患,百姓复得安宁。决口堵塞后,黄河八十年间未再发生大的水灾,为沿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由于长期实行减免田租、兴修水利的政策,农业得到顺利发展,天下富足,社会经济逐步从低谷中走出,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秦汉嬗代之际,兵连祸结,灾害频作,百姓散亡,人口锐减;到了文景之世,在外流亡的人都有所依归,户口繁殖迅速,豪门富户达到了三四万户,而小家小业者也比以前翻了几番,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经济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史书记载:经过文景两代约四十年的努力,汉王朝国力迅速强盛起来,百姓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非遇水旱大灾,百姓家家富裕丰足。郡县的仓库都堆满粮食,官府财物充裕。首都国库中的钱成万上亿,堆久了连穿钱绳都朽坏了,钱再也数不清。太仓中的陈粮一年压一年,堆不下便溢出库外,以致腐坏不可食用。汉初极匮乏的马,这时在普通街巷中也随处可见,原野上更是良马成群。一般人骑马也讲究起来,只骑公马而耻于骑母马,骑母马赴会将被人家赶出来。汉初那种国力窘弱的局面早已毫无踪影。武帝正是凭借文景时期丰裕的物质储备,经略边疆,齐政修文,成就了汉朝的宏伟大业,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