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空西域 

西出阳关、玉门关,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山脉纵横,大漠茫茫,绿洲点点。这片包括了我国新疆及中亚细亚在内的广袤区域,汉朝人称之为西域。西域生活着众多民族,建有三十六个小国,秦末汉初以来,一直处在匈奴人的控制或影响下,成为匈奴入侵汉朝的依托。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便对西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建元三年(公元前138),汉武帝从降汉的匈奴人口中获悉:大月氏民族原本居住在河西走廊,汉初相继遭到匈奴冒顿单于及其子老上单于的侵袭。老上单于击破大月氏族以后,杀死大月氏王,并用他的头做盛酒器。大月氏被迫西迁,十分怨恨匈奴贵族,准备报仇雪恨,但本族势单力薄很需要有人援助。汉武帝正欲击败匈奴,经营西域,于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去联合大月氏,砍断匈奴右臂。

出使西域,必然要途经匈奴人活动的区域。当手持汉节的张骞率使团刚出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南)时,就被匈奴人俘虏了。匈奴单于将张骞等一百余人全都扣留。匈奴单于为了招降张骞,给张骞娶了一个匈奴族的妻子,还生了儿子。虽然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但他始终不忘汉朝, “持汉节不失”。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张骞等人从匈奴逃出,向西奔走数十日,途径大宛、康居,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但在这许多年中,大月氏的变化已今非昔比。大月氏受到匈奴的攻击后,在新国王的带领下,西迁到了妫(guǐ)水流域的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境内,并征服了大夏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国王志在安乐,又以为距离汉朝甚远,早已忘记了自己父亲被匈奴杀害的仇恨,也不愿再返回故地。

尽管张骞未完成联合大月氏的政治使命,但他利用在大月氏国居住的一年多的时间,对当地及周边诸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张謇东返时,又被匈奴骑兵捉获,一住又是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单于病死,国内大乱,张骞乘机带领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一起,急急忙忙地返回了长安。张骞出使大月氏前后长达十三载,这也许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出使吧。去时他们一行一百多人,返回时除带回妻儿外,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了,其余诸人或客居异域,或长眠在被风沙尘封的西域古道上。

张骞回到长安后,向汉武帝报告了所经历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及周围其他五六个国家的地形、物产情况,引起了武帝的极大兴趣。

我国同西域各国的民间交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但是官方正式派使臣出使西域却是首次。具有开拓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张骞,在西域时详细记录了他经过的地区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人口、兵力、经济、物产以及风俗习惯等,如大月氏有兵十万,康居有胜兵十二万,安息地方数千里,有大小数百城,盛产水稻、麦和葡萄酒,商业十分兴隆,商人都到邻国经商,使用铸有国王头像的银币。文字是横行的,写在皮革上等等。张骞的这些见闻,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诚如翦伯赞所说的那样,“张骞的直接政治使命,算是失败了;但中国却因此而第一次知道中国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并从而开辟了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的时代。”“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之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无异告诉的中国的商人,金银地不在海中的三岛,而在塔里木盆地,在更远的中亚。因此,汉武帝在继对匈奴的战争之后,又为了打通到中亚的商路而斗争。”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汉朝发动了对匈奴的决定性战役——漠北之战,为了彻底打垮匈奴,武帝多次召见张骞,询问大夏等西域各国的情况。张骞向武帝提出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进而凿通西域的建议。武帝采纳张骞的建议,任命他为中郎将出使西域,率领三百人,每人备两匹好马,还送给上万只牛羊,携带币帛价值千万。并配有多名持节副使,以便顺利派遣出使西域附近诸国。

张骞率三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当年就到达了西域的乌孙国。张骞向乌孙王昆莫传达汉武帝的旨意说:“大王如能使乌孙东迁至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大王夫人,汉和乌孙结为昆弟,共同打击匈奴,匈奴一定会被打败的。”乌孙国距离汉朝遥远,不知汉朝有多大,又临近强盛的匈奴,附属于他们也很长时间了,大臣都不愿向东迁徙。又由于昆莫年老体衰,乌孙又处于分裂状态,他不能节制,只是派人护送张骞返回,并献几十匹马作为答谢。随行的几十名使者来到长安,这是西域人第一次来到汉朝的帝都,他们亲眼看到了汉朝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富饶,回国后竭力宣扬汉朝的国威,使乌孙国对汉朝更为重视。这一年是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从此,乌孙日益亲近汉朝。至元封年间,又主动要求与汉和亲,娶汉公主为妻。汉武帝为了与乌孙结盟,共抗匈奴,先后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王为妻。进一步加强了中原同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张骞的这次出行虽然没有与乌孙达成共击匈奴的协议,但却收到了加深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效果。同时,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进一步密切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将汉文化传入中亚,又由中亚传往更遥远的西方。有学者称“西通西域,是中国人有组织地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端,也是汉武帝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后长达十九年。此后,西域各国相继归汉,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的地方建立起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域的各种物产也开始向东移植。

元封年间,大汉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内,拜见了安息国王。汉使臣在安息国王面前展开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朝廷。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织品、桃杏、茶叶等物品以及科技和先进农业技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着天山南北两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亚、南亚、西亚,并到达了欧洲。

张骞之后,汉朝使者踏着张骞的足迹,源源不断地向西行进,他们相望于道,每年多的十几趟,少的也有五六趟。这些使团大的五六百人,小的也有百余人,他们携带大量的中原物品,实际上多是政府的对外贸易团体。而西域商人,也不远万里纷纷来到中国内地。茫茫的西域古道上,显得热闹和繁忙,往来的胡商贩客,络绎不绝,马嘶驼鸣,此起彼伏。当时,请求出使西域,或应募前往西域,成了郡国英豪、市井无赖新辟的出路。西域的土产如葡萄、苜蓿、石榴等植物;音乐如摩诃、兜勒等曲调,成了一时的风尚。

当时,中国的丝绸在西方负有盛名。大量的丝和丝织品沿丝绸之路,经安息等地转运到罗马,深受罗马贵族珍爱。公元前一世纪中期,罗马人入侵叙利亚后,国势日盛,统治阶级对东方的奢侈品,如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等需求量日增,中国的丝绸销路大开。正如外国学者普林尼所说,“中国产丝,织成锦绣纹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的夫人娇媛,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据学者称,丝绸传入罗马初期,当恺撒大帝穿着绸袍出现在剧场时,一时舆论大哗,认为是奢侈之极。但不久,罗马的贵族男女争穿绸衣,输入罗马的丝织品与年俱增。罗马妇女每年都从印度购进纺织品五千五百万塞斯特提(Sestertius),合十九世纪一亿多金法郎,而这些物品大部分是中国的丝绸,当时罗马市场上丝织品已与黄金等价,每磅值金十二两,造成了罗马黄金大量的外流,以致于政府出面干预,下令禁止男性臣民穿丝绸衣服,对妇女使用丝绸也做了一定的限制。

丝绸之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打破了中西隔绝的沉闷状态,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随着丝绸的西传,中国的养蚕术也传到西域。养蚕需要植桑,内地的桑树、杏树、桃树等植物品种也就相继移植西域。其他方面,如铁与冶铁术、纸与造纸术以及汉代诸文明也都先后西传,这对西域各地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丝绸带着自身的秀美、艳丽和中国人的聪慧走向丝路的那一端时,西方的玻璃、宝石,西域的苜蓿、葡萄、石榴、胡麻、胡蒜(大蒜)、胡豆(蚕豆)、胡萝卜、红蓝花、胡桃(核桃)、胡荽(香菜)、胡瓜(黄瓜)等植物和名马、骆驼、狮子、大雀(鸵鸟)等动物以及音乐、舞蹈、魔术、杂技等,也都陆续传入中原,为内地的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于这些植物都是在张骞通西域后传入内地的,所以一些记载把这些植物传入内地的功劳算在张骞的头上,以纪念张骞的丰功伟绩,如诗句所写的:“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亚、非、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增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以后佛教及佛教文化也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东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