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新体系应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心

构建产业新体系应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心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目标和任务。那么,如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好“构建产业新体系”这个头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请他就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意义、方向、原则、重点等问题进行回答。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理解《建议》中提出的“构建产业新体系”这一概念?

赵昌文:“产业新体系”这一概念虽然在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但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应该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此前,“现代产业体系”或者“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提法更多一些。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七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产业新体系”呢?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把产业新体系作为一个目标,从理论上可以表述为:能够适应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方向,充分发挥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结构合理、层次明确,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如果我们把产业新体系作为一个任务,实际上可以从不同的具体方面进行表述,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了“五个方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应该如何深刻认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大意义?

赵昌文:我的理解是,《建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寻求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了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三大基本特征,而动力转换是最根本的。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已经或正在衰减,特别是2012年左右中国的工业化整体上进入到后期阶段以后,不少工业部门的需求峰值已经或者即将到来。按照国际上的一般经验,进入工业化后期时,还需要约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基本完成工业化,这和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前后“工业化基本实现”的目标大体是一致的。由于工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占全社会投资约1/3以上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加之房地产投资趋缓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压力加大,所以,传统的“投资”引擎已经动力不足。要重新焕发投资的活力,必须在传统产业部门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过程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其次,构建产业新体系是主动应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的绝大多数产业部门都经历了从严重短缺到供求平衡再到产能过剩的周期,产业规模的扩张是过去中国经济的主旋律。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范围很广、程度很深、化解难度很大的严重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在相当多的产业部门中,我们所需要的高端产品却还严重依赖于进口。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孕育兴起,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巩固或者抢占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相继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等。

制造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使中国的要素成本优势进一步削弱。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美国在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可能最多会有30%改在国内生产。同时,以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其更低的成本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所以,中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和巨大挑战,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个是在需求的“天花板”和成本的“地板”之间的夹缝,另一个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夹缝。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互动,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同时,加大制造业部门与服务业部门的商业模式创新,即“构建产业新体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