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篇:抗战题材电视剧机遇与风险的博弈之道(3)

——以《雪豹》为例

4. 细节安排上:严谨与粗疏的矛盾

作为艺术作品,电视剧并不需要完全和实际情况符合,但战争剧需要严谨和专业的细节安排。在对战斗的描绘中,基本的武器配备、军人服装、战斗姿势,战争文化等需要细致研究,尤其是在特战中,由于剧情的需要,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储备,否则就容易被观众指出穿帮之处。对于已经被表现过多次的抗战剧来说,要想出新、出彩又不出错,就需要在细节安排上下更多功夫。国外科幻、战争剧的的许多编剧和导演相当多是理工科背景出身,人员素质结构保障了剧情在基本常识上不会轻易穿帮,这种严谨思维值得借鉴。

(二)抗战题材的特定风险

首先,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导向风险。

前已述及,抗战剧容易符合观众的爱国心理,但也容易激起社会的反日情绪。在电视剧创作中,就应该强化爱国主题,明确思想导向。但其中的爱国主义需要体现出战争的正义性、惩罚战争犯罪的必然性,并且表现出宽容开阔的民族胸怀。在形象塑造上,应反映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军人的战斗意志,而不是民族仇恨情绪的蔓延和宣泄,也不是一厢情愿地让人物实现自己的想法。《雪豹》中主人公在敌人已经被围困、放弃抵抗时,还不依不饶地将敌人逐一开枪杀死,结尾部分竹下俊的断臂谢罪与主人公手刃前至交好友的情节都使得观众有些惊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爱国主义,走向了狭隘民族主义。

其次,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选择风险。

在抗战剧中,英雄人物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要而容易受到欢迎。但这些英雄行为应该具备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的背景,英雄人物主要是为国家民族而流血奋战,而不是为个人私怨、个人情感和出人头地而战。在当下抗战剧的热潮中,这种风险应该避免。

第三,尊重历史与歪曲历史的效果风险。

俗语谓:“画鬼易,画狗马难”。和穿越剧、戏说剧、无厘头剧不同,有历史依据的抗日题材剧不能任意涂抹。这是因为抗日战争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内容,只有全面准确表达,才能客观再现历史,教育社会,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打好思想基础。电视在历史传承和主流价值宣传教育上担着重要的媒介责任,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则担负着再现历史的重要使命。当前很多观众对目前的一些抗战剧缺乏对史料的细致钻研和理解,以主观娱乐歪曲了真实历史表达了不满。歪曲历史的不良后果在于,不恰当的表达不但淡化了责任意识,也损害了电视剧整体水平,对电视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也十分重大。这无疑是抗日剧需要重点规避的风险。

三、抗战题材电视剧机遇与风险的博弈之道

可见,在抗战题材电视剧中,风险和机遇是始终处于不断博弈之中的不同性质因素,其中的矛盾关系处理得好,能够把握更多机遇,创造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很突出的作品,相反,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将面临风险,陷入主观臆造、形式主义、虚假不可信、漏洞百出乃至歪曲历史的泥潭。

这就需要在思想上放弃追逐商业利益、任意改编历史、以娱乐观众求得一时收视回报的动机,树立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创作理念,在抗战剧创作中把握好机遇和风险的关系,以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曲折合理的故事情节、宏大宽广的历史感受、深刻丰富的思想表达为要求来创作作品,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需求和思想教育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化可能为现实,变资源优势为质量强势,这也许是从《雪豹》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抗战题材剧机遇和风险的博弈之“道”。

(载《当代电视》2012 年第3 期,有删节)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