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雄风时代•苟活明志

核心提示:20 岁时,司马迁遵从父命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至南郡渡江,漫游名山大川,实地考查历史遗迹,了解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这一次全国漫行,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公元前 104 年至公元前 93 年,司马迁强忍宫刑之痛、之辱,坚韧不拔,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创作完成了 130 篇 52 万余字的巨著——《史记》。

【编者按】13000年前,我们的先民怎样战胜了末日危机?西晋的腐败奢靡到了怎样让人瞠目的程度?一面诡异的镜子为何成为宋代以文立国的起点?一本失传已久的明代奇书怎样回归祖国?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你都可以在让人耳目一新的的正史通俗读物——《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中找到答案。值此建党95周年之际,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授权,宣讲家网自7月1日起连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以飨读者。

苟活明志

导读:有谁能够身陷囹圄而志向不改?有谁能够身受宫刑后隐忍苟活而立志著史?有谁能够面对权贵而不虚美、不隐恶?这一切,一代巨擘司马迁做到了。

李陵一定不知道,当他投降匈奴、被单于要求劝降苏武时,千里之外的汉朝长安,有一个人却因为他辩护而获死罪。

这个人就是太史令司马迁。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到汉朝后,汉武帝雷霆震怒,公卿王侯此时纷纷指责李陵。一时间,汉武帝寝食难安。

后来,汉武帝把司马迁叫到身边,询问他对于李陵的看法。司马迁与李陵虽然曾经同朝共事,但两人志趣不同,很少走动。

没有顾及李陵背叛汉朝、投降匈奴的严重后果,司马迁直抒胸臆,赞扬李陵与匈奴作战的功劳。 出乎司马迁意料的是, 他因此被投入监狱, 判了个诬罔主上的罪名。

在汉朝,诬罔主上是死罪。不过,死罪也有两种办法解救:一种是用钱赎罪;另一种是接受“腐刑”,俗称宫刑。学者推算,赎死罪大概需要 50 万钱,而司马迁根本不可能筹得到这么多的钱。

这样,司马迁只有两种刑罚可以选择:死刑或者宫刑。

选择是痛苦的,何况是这么残酷的选择。

死,对于司马迁来说并非难事,但如果这样死了,父亲著史立说的遗命将彻底化为泡影。古人说:“孝,初级阶段是服侍父母亲人,中级水平是服侍君主,最高境界是安身立命。在后世扬名,光耀父母,是最大的孝道。”

不死,就要接受宫刑。

千思百虑,彻夜难眠……

终于, 理想的光芒照进了司马迁的内心, 历代圣贤激励起他活下去的勇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周文王被拘禁,才推演《周易》;孔子遭困厄,才著有《春秋》 ;屈原被放逐,才创作《离骚》 ;左丘明失明,才编撰《国语》;孙子受膑刑,才精论兵法。

想到这里,司马迁的心绪稍稍得以平静,他准备接受宫刑。

出狱后,司马迁出任中书令。这个职位主要是把皇帝的命令下达给尚书,把尚书的奏事转呈给皇帝。表面上,在内廷侍候皇帝似乎更加受宠了,但在司马迁心底,痛苦的煎熬和无尽的羞辱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公元前93年, 司马迁的朋友任安来信, 希望司马迁有所作为, 能够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收阅朋友的来信,司马迁心潮难平。在名为《报任安书》的回信中,他的痛苦与挣扎一览无余。他写道:“耻辱莫大于受宫刑。受宫刑而活着的人,从来都被人鄙视。每每想到此事,冷汗就会从我的脊背上冒出来湿透衣襟。身残处污,一有行动就会招人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帮助,结果却使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我只能闭口不说、缄口无语。也许人们会说我可以隐退山林,但身为宦官,怎么可能深藏山林岩穴?所以,我只能与时浮沉,借以表现狂放和迷惑。我也想过自我雕饰,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开脱,但这又有什么用处呢?人们不会相信,我只会自取其辱。”

司马迁之所以“隐忍苟活”,是因为要实现理想,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虽然官职不高,但司马谈抱有崇高的理想。然而,事业未竟,司马谈却撒手西去,临死前要求儿子司马迁继续自己的事业。

20 岁时,司马迁遵从父命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至南郡渡江,漫游名山大川,实地考查历史遗迹,了解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这一次全国漫行,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公元前 104 年至公元前 93 年,司马迁强忍宫刑之痛、之辱,坚韧不拔,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创作完成了 130 篇 52 万余字的巨著——《史记》。

《史记》之前,我国已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等历史类著作,但从系统性、完整性角度来看,这些著作都远不及《史记》。

《史记》记史,上起黄帝时期,下至西汉武帝太初时期,上下 3000 年,“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建起完整而严密的历史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无愧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民族观上,《史记》认为,匈奴人与汉人本是同根共祖的兄弟。所以,共生共荣是大势所趋,也是势所必然。

《史记》蕴含的进步民族观,得到了中华各民族的广泛赞同。传说元世祖忽必烈专门下令改建司马迁墓,把墓的外形修建成蒙古包模样,以表示他对司马迁的敬仰。清朝的康熙皇帝则在公元 1669 年大规模扩建司马迁祠。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也多次拨出专项资金维修、重修司马迁祠,并把它列为国家文物单位加以重点保护。

结语:“天下一家”,是中国人的智慧。汉代《淮南子》说:“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在汉朝,匈奴与汉人虽然有冲突、 冲撞,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虽然多有不同, 但君子和而不同, 最终共融共生,交相辉映。

经过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原通往西域的商路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宽广,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蒜、胡桃及多种珍禽异兽、名贵毛织品从这里传入中原,中原的铁器和牛耕技术、凿井技术也从这里传入西域,并辗转传播到西亚和欧洲。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由此展开,延伸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