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邯钢抓管理进一步引向深入

把学邯钢抓管理进一步引向深入


  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企业科学管理,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李鹏总理也明确提出:“要认真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并就企业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企业管理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学邯钢要抓住实质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比较困难,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经营管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根本的原因。搞好国有企业需要改善宏观环境,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任何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的改善,都不能代替企业管理。目前国有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困难和潜力并存。眼睛向内,把功夫更多地放在加强管理、苦练内功上,这是企业走出困境和求得发展的最现实的途径。正如朱镕基同志指出的:“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没有轻巧的道路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研究改善管理,建立一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行。”邯钢的产品、设备都不是很先进的,同样存在着人员多、负担重、企业办社会的困难,政府对邯钢也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但自一九九一年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以来,经济效益连年提高,实现利润一九九二年为一亿四千九百万元,一九九六年超过七亿元。在冶金部对全国十八户特大型冶金企业考核的十项经济效益指标中,居于前三名的有七项;对全国地方钢厂考核的四十项指标中,进入前三名的有二十五项。去年初,国务院发出批转邯钢经验的通知,召开推广邯钢经验现场会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学邯钢的热潮。河北省在全国学习邯钢之前就推广邯钢的经验,去年学邯钢又深入一步。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销售收入增长百分之十八,利税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三,利润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二,增幅名列全国前茅。鞍钢班子调整后,认真学邯钢,一九九五年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三亿三千万元。1996年,在原料动力燃料涨价、钢材降价,消化增支减利因素二十三亿三千万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三亿五千万元。这说明,邯钢经验顶用,真学真能见效。
  学邯钢有一个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有两种学法:一种是学习和模仿邯钢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做法,这对一部分企业特别是部分钢铁企业,可能是有效的。但不同的企业,产品不同、工艺不同、设备状况不同、经济规模不同、外部环境不同,如果生搬硬套,不一定都合适。另一种是学习邯钢经验的精髓,抓住邯钢经验的本质,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学习。要把学邯钢、抓管理推向深入,关键是要学它的精神实质。
  邯钢经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去年,我在学邯钢现场会上讲过,它的精神实质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职工群众,坚持“三改一加强”方针,按照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机制。现在,用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推墙人海”——丢掉幻想。转变观念,下决心走向市场,实现,“三改一加强”的良性循环。
  邯钢是从企业亏损、面临很大困难的状况下起步的,一九九○年上半年连续五个月亏损,当时全厂有六大品种二十五个规格亏损,亏损额达一千五百八十万元。他们找过冶金部,冶金部鞭长莫及;找过河北省政府,省政府爱莫能助;找邯郸市,邯郸市势单力薄。无奈之中,他们看清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下决心走向市场,面对被市场淘汰的威胁,邯钢人破釜沉舟,“推墙入海”,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倒推成本,逼出来一个“不赚钱的产品绝不能生产”的道理。在企业内部实行模拟市场核算,在否决上动真格的,把成本降了下来。在拓宽销路,企业有了积累之后,他们用有限的积累,“算了干”而不是“干了算”,正确决策,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调整了产品结构,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再积累。再以自有资金推进技术进步,开发新的产品。几年来,邯钢技改投入二十三亿元,不但没超概算,还省下一千一百一十四万元,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经过这样的循环,邯钢从扭亏起步,转换机制,顺利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走上了兴旺之路。
  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已讲了多年,但由于过去企业处在卖方市场的环境中,往往缺乏真实感、紧迫感。到商店买东西凭票,到企业买东西靠批条,企业是不会感受到市场压力、竞争压力的。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使结构和机制的矛盾暴露无遗,一些企业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市场。此时,国有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市场才势在必行。邯钢经验回答了现阶段搞好国有企业的许多问题。邯钢是面向市场,依靠职工群众,转机制、抓管理的典型;是把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到企业内部,降低成本,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典型;是企业坚持“三改一加强”、综合治理的典型。邯钢管理的具体做法,不一定对每个企业都合适,但这些经验具有普遍性。邯钢同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相比没有什么两样,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从扭亏开始走上兴旺发展之路的。我认为,只要抓住了邯钢经验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学邯钢、抓管理,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就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就能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管理要面向市场
  我们过去的管理有许多好传统,比如文明生产、原始记录、质量计量管理、定员定额、严格劳动纪律等。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不面向市场,是按计划组织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要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是统购统销,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产定销。企业生产的目的,是完成计划。完不成计划的厂长,就不是好厂长。所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的核心不是市场,不是销售,而是生产,围绕生产进行管理。这就是计划经济管理的特点。市场经济则不同。企业关心的首先是销售,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有销售才有生产,以销定产。如果产销率是百分之九十三,就意味着还有百分之七的产品积压在仓库,这实际上是资金的占压,资源的浪费。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这个生产过程还没有完成。这就是市场经济管理与计划经济管理的根本不同点。是面向市场,还是面向生产、等靠要,是衡量企业管理思想是否转变的重要标志。
  面向市场,就要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机械部经过两年的调查认为,我国机械行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生产的机床,一九九○年市场占有率为百分之七十六,一九九五年降为百分之三十三。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被进口产品挤了出来。一些外国机床之所以有竞争力,其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哑铃型”的管理模式,即企业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很强,市场营销能力很强,而生产环节主要是以总装为主,有些零部件自己生产,而多数零部件是谁的好,谁的便宜,就买谁的。他们一切从用户出发,对市场反应灵敏,价格很有竞争力。而我们的机床企业恰恰相反,是“橄榄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生产环节“大而全”、“小而全”,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力量严重不足,产品更新不快,以生产通用机床为主,不能根据用户需要设计生产专用设备,售后服务跟不上,这自然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国有企业只有面向市场,重视产品开发,重视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市场,坚持以销定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为企业赢得市场,才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面向市场,就要研究市场,最近,《求是》杂志刊登了内贸部经济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市场形势的特点是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平衡或偏紧,工业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已超过五千亿元,是结构性过剩。一九九六年上半年社会总供给三万四千五百五十亿元,总需求三万一千一百五十九亿元,供大于求百分之九点八以上。一九九六年下半年,在六百零九种消费品中,供不应求的只有三十八种,占百分之六点二四;百分之九十三点七六的产品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供不应求的产品中,绝大部分是农产品。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市场环境。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不会感受到市场压力的,尽管口头上也讲进入市场,但缺乏面向市场的自觉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市场。现在情况不同了,每一个企业,包括好的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市场的压力,不主动、自觉地面向市场,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打败仗。“小天鹅”公司是个很有活力的企业,他们讲:我们的管理称之为危机管理,企业最好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好企业在卖方市场环境下,同样也要有危机感。因此,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还是当前的市场环境,都要求企业管理实行面向市场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在继续搞好生产管理的同时,要向两头延伸:向前延伸到市场调查和技术产品开发;向后延伸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要一切从市场出发,按市场需要,实施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反馈、科研开发、再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而市场则是这一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向市场,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一是竞争规律,尽管我国的竞争与西方竞争有所区别,有竞争也有合作,但进入市场就要参与竞争;二是价值规律,价格是在交换中形成的,供求影响价格,价格调节生产;三是供求规律,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条件下,还在盲目扩大生产,就违背了供求规律,最终会受到市场的惩罚。现在存在的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和企业产品趋同化的问题,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各个地区、各个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地理条件、历史条件、资源条件、人才条件等都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相同的,不同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只有发展符合实际的优势经济、特色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只有发展符合实际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家搞啥我也搞啥,以为人家能赚钱,我也可以赚钱,不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只能是背上新的包袱。
  三、管理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
  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管理工作,是以生产为中心,讲的是产值、速度。评价企业好坏的标准,是看计划完成得怎么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必须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讲投入产出。办企业有三条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企业就是要赚钱,赚不到钱,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二是借钱是要还的,借个人的钱要还,借银行的钱也要还;三是搞项目要有资本金,将本求利,不能搞无本生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提高市场占有率、资金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从总体上说,我国产品在价格上还有竞争力,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品种。我们一方面产品卖不出去,一方面又大量进口,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不行,品种不对路,质量不高。我们的一些纺织厂没活干,但又大量进口面料,因为我们一些面料不能满足出口服装的需要,有疵点,后整理不行。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查,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连续三年徘徊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虽然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六年前三个季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一九九一年三——五个百分点。质量不好,不仅影响市场占有率,而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目前全国工业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企业产品如何,服务如何,最终取决于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和用户的订单。用户花钱就是要买个放心,质量不好,就不会有订单,也就谈不上什么市场占有率。现在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向名优产品集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名优产品质量好,有信誉,这包括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进入到质量提高的阶段,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要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是真功夫、硬功夫。
  资金利润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目前,企业一方面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另一方面资金利用率越来越低。加强企业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强资金管理,加速周转,减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是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的很现实的一条途径。企业领导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借钱是要还的,资金的使用是有成本的,不但要还本,还要付息。去年一——十一月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仅二百七十二亿元,而支付银行的利息就高达一千一百八十三亿元,还不包括对银行的欠息。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国是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但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不能说不是一条重要原因。邯钢资金年周转二次,比全国高零点五次。邯钢经验说明,切实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企业提高效益、缓解资金紧张的有效措施。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像邯钢那样,树立贷款风险意识和利息意识,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和资金运营体系,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要增加百分之十是很困难的,但是,经过努力,加速资金周转,节约出百分之十的流动资金,则是有可能做到的。
  目前,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既增加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有企业不减人,管理就改善不了,劳动生产率也难以提高。以煤炭行业为例,我国国有重点煤矿有三百六十万人,每年光是工资性支出就是二百多亿元,全员效率每人每个工日仅一点三三吨。我国的煤产量与美国相当,但用人却是他们的七倍,效益怎么能够提高?这几年,煤炭行业重点抓了减人增效、转产分流。从一九九三——一九九五年的三年中,国有重点煤矿精减分流五十五点一万人,其中职工人数净减三十五万人。采取这些措施,煤炭行业的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一九九五年亏损额由一九九二年的六十亿元降至十亿三千万元;到一九九六年底,盈利企业由九个上升至五十五个,亏损面下降到百分之四十一。他们计划到本世纪末,实现百万大“裁军”,情况就会进一步好转。减人增效,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些成功企业的重要经验。当然,我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通过大量裁员解决冗员过多问题,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开拓就业的门路。朱镕基同志不久前就这个问题讲了四句话:减人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要把减人增效作为今年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扎扎实实做工作,抓出成效来。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是兴国之道,兴企之道。武钢“八五”时期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钢材产量没有增加,但品种优化、质量提高、消耗降低,实现利税一百四十亿元,比“七五”时期净增六十亿元。武钢等企业的经验说明,企业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要坚持从严治厂
  企业管理说来说去,没有太大的奥妙,关键就是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要求。这方面,我们过去有不少好的传统。当年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至今还在被日本企业界、管理界所称道、学习。邯钢的经验也是突出一个“严”字。他们实行成本否决,提出“不照顾、不迁就、不讲客观”,看似无情却有情,松是害,严是爱。邯钢领导说得好:“不是我们无情,而是市场无情;不是我们否决你们,而是市场否决我们。”刘伯承元帅有句名言——“慈不掌兵”,软心肠是带不了兵的。企业管理也是一样,不敢碰硬的“老好人”是管不好企业的。我们有些厂长、经理脸面拉不下来,动起真格来顾虑太多,缺少敢于从严管理的胆识。现在情况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过去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这就更要求根据新的情况,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目前,管理不严,纪律松弛,有章不循,制度形同虚设,劳动纪律、工艺规程不能严格遵守和执行,甚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是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企业现场管理“脏、乱、差”,到处“跑、冒、滴、漏”,生产经营秩序混乱,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狠抓一个“严”字。
  严,首先要严得有依据。管理是门科学,它有许多基本的和基础的内容,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企业内部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根据新形势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过去企业有八大管理,现在企业管理的内涵就更丰富了,有基础管理,有生产、成本、质量、技术、财务、营销等专业管理,还有现场管理。这些管理工作都要按改革的要求做好,实施精细管理、零缺陷管理,从点滴抓起,一丝不苟。
  严,还要严得有道理。有了规章制度还不行,关键是要抓落实,建立责权利相结合、量化可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还要通过职工教育,使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严得让大家心服口服。邯钢把十万个指标分解落实到二点八万名职工头上,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有利可得”。他们这套做法,就是建立在过硬的基础工作和严格的责任体系上的。现在有些人有一种管理就是惩罚的片面认识,认为面向市场管理就是重奖重罚,严格管理就是罚款、开除、撤职。当然,不是说不要这些东西,而是说不要把它作为惟一的办法。就是要罚,也要有依据,严得有道理,令人心服口服。
  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把从严管理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江苏的提法是,领导要有胆识,班子要有共识,职工要有意识。安徽金种子集团创造了“严而公正,严而有度,严而有情”的从严管理经验。这些都很值得提倡和学习。
  五、搞好管理领导是关键
  厂长经理是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邯钢经验表明,企业搞得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俗话说得好,“大将无能,累死三军”。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现阶段,企业有了较大程度的经营自主权,厂长经理手中的权力不算小,但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他们能否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关键取决于他们的自身素质。现在既不能像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可以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也不像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依靠健全的法制来规范和约束。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责任心强不强、自身正不正、本事大不大,直接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人们常说,在依靠广大职工共同努力的前提下,一个班子、一个人能把濒临倒闭的企业救活,一个班子、一个人也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搞垮,这样的例子各省市都有。
  目前,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投资决策出现失误。这与企业领导者有直接的关系。困难企业中有不少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有些原来很好的企业,由于投资决策失误,背上了包袱,几年翻不过身来,有的甚至一决蹶不振。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决策水平,防止失误,特别是防止投资决策失误,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要强调三点:
  第一,要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经营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风险意识和决策能力等。企业领导干部政治上要强,要以搞好国有企业为己任,以向党、向国家、向职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对待和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厂长经理要对自己管的企业心中有数,不能只知道个大概,不能只定性、不定量,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底和运作情况。现在有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可批性报告,讲严肃点是在欺骗领导。外国老板没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投资回报率,他是不肯投资的。不能把国家的钱不当钱,不能把企业视为儿戏,要有责任心,这样才能多谋慎断,减少失误。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强的经营决策能力,但个人的能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反复论证,决策要制度化、科学化。这是提高决策水平,避免造成失误的重要保证。邯钢经验重要的一条,就是优选项目,量力而行,力求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没有效益的决不上马。他们建立严格的项目责任制,从立项审批、施工到验收,进行全过程的控制,避免浪费。在学邯钢抓管理工作中,所有企业都应像邯钢那样,加强投资决策的管理。
  第三,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我们都认识到,有些企业领导干部贪污腐化,肆意侵吞挥霍国家资产,以权谋私,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关。同样,许多决策失误也与此不无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厂长经理权力不到位,就会扯皮、低效,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但放权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制衡机制也是必要的。任何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组织系统,都离不开权力之间的相互配合支持和必要合理的相互制约。就反腐败而言,道德的力量,只能使有觉悟的领导者不想或不愿以权谋私;要使没有觉悟的不敢或无法以权谋私,只能是制衡机制和法律约束。就决策而言,没有必要的监督,企业领导人往往缺乏应有的压力和责任感,轻率拍板,盲目决策。这里有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问题。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必要的监督,这是职工的民主权力,也是职工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要求。加强企业的内部约束和监督,可以增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感,可以发挥全体职工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凡是这么做的,失误相对就比较少。
  搞好企业管理,关键在企业领导班子。厂长经理整天忙于应酬,只相信广告,只相信外国资本的力量,热衷上新项目,不愿意在管理上下功夫,这个企业是搞不好的,即使轰动一时,也是长久不了的。根据中央的要求,今年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认真的考核。凡是不重视企业管理的人,是不能作厂长经理的,该调整的调整,该加强的加强。选好、用好、管好企业经营者,是所有者的责任。
  今年是我国历史发展中很重要的一年。搞好企业管理,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保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工作,真抓实干,把企业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  这是吴邦国同志在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曁学邯钢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要点。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