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维·阿·卡尔宾斯基
(7月28日和8月2日之间)
亲爱的同志:寄上第44号用的稿件一篇[163](这篇东西的校样请务必给格里戈里和我同时各寄一份(论和平主义的文章也照此办理),请吩咐打两份清样。格里戈里的地址是:卢塞恩州黑尔滕斯泰恩拉多梅斯尔斯基先生(阿施万登夫人转))。
格里戈里在星期一以前还要寄材料给第44号。
无论如何(甚至给库兹马支付计日工资等也在所不惜)要不停地工作,争取立即把第44号印出来,接着就开始排印小册子。再说一遍,小册子已完全脱稿,在我这里摆着。下星期三以前我就寄去,如能加速出版,那我马上就寄上。视您的电报而定。
第43号的出版工作做得好极了!非常感谢并致敬礼!
您的 列宁
从泽伦堡(瑞士)发往日内瓦
载于1929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11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113—114页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绘就“京彩”消费图景
- 多措并举夯实网络安全底座
- 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大循环”
-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数字时代家园
- 2025年服贸会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 AI进入中小学,为每颗童稚心灵播撒“智能种子”
- 近1400亿!“北京日”见证更加开放包容的首都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 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推动作风建设
- 织密农资保障网,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文化科技融合是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北京实践
【理论看点】刘东超:深化科技赋能,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