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军:“三个公平”关键是主权在民

汤建军:“三个公平”关键是主权在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党领导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各个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成就。但是前进道路上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实际不公平、个别官员连同垄断利益集团与民争利等突出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公众普遍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提出“从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提出“更加关注公平正义”,再到提出“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这充分反映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景更加强烈。

公平正义一直都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永恒追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们不懈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历史。我党一直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并在这个过程发展、壮大并以此赢得人民的支持夺取和执掌政权。党的十八大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党中央提出“三个公平”,顺应了时代要求、群众愿望和发展需要。“三个公平”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的,旨在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党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强大决心。

“三个公平”的提出反映当下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权利公平基于公民权利平等,要求破除特权,做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日益增强,实现基本公民权利一律平等;机会公平基于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平等,要求政府和社会破除特权,提供公平公正的学习、工作和幸福生活的竞争条件,努力实现“人人都有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规则公平基于公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平等,要求涉及公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游戏规则要抹去身份、级别、民族、性别、贫富等方面人为歧视和区别,努力实现“规则面前一视同仁”。

实践证明,社会财富越增加,公平越重要。深化改革、调整利益,只有把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主要价值取向,才会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成果,才可能得到更多的人拥护和认同,才能真正做到主权在民。只有真正做到主权在民,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才能更好地实现“三个公平”。我相信,我党必将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建设好一系列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度,进一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带动全社会自我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幸福。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