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龙,女,61岁,1999年退休,现任朝阳区劲松地区文体协会会长。原在隆福医院担任护士长工作,从事护理工作38年。退休7年来,她凭着对党的工作的赤情,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对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关心,自觉做到“退休不褪色”,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充分发挥自己对舞蹈、音乐和体育的特长,不惜自己的体力、财力和物力,组织广大中老年朋友进行科学健身。于2005年倡导成立了劲松地区文体协会,成为朝阳区第一支正式注册的社团组织,目前已发展会员3000余人。科学健身、文明向上的风气在地区已形成一种氛围,从而引领了社区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几年来,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北京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荣誉称号。
心系群众?用爱心搭建平台
何美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她注重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居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从服务群众入手,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求,注重寻找新形势下党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自身的力量,有效的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进而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一颗爱心搭建起群众需求的平台。
退休后,何美龙同志想继续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她根据社区居民退休人员多,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实际情况,决心发挥自己对舞蹈、音乐和体育的特长,在社区内把大家组织起来,从而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为此,她无私的选择了把丰富中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自己退休后为党继续工作的突破口,坚持把为中老年人服务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她从培养舞蹈文体骨干入手,想方设法搭建科学健身、文明健身的平台,先后在丰台、东城、崇文、朝阳等区培养了大批舞蹈骨干。在她的倡导下,先后组建了《丰台区方庄明珠艺术团》、《东城区老朋友民间舞蹈团》、《崇文区东方健身舞艺术团》、《朝阳区劲松西社区艺术团》等多个群众性的业余艺术团体。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她组织开展了“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聘请了几位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老年朋友负责管理、教歌、手风琴伴奏等。通过培训,大家不仅学会了很多歌曲,还经常参加演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为了弘扬我国的锣鼓文化,把我国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她与石学成老师在艺术团里合作成立了“塞上锣鼓打击乐团”。到目前已经参加了迎奥运火炬接力赛、在首都机场欢迎奥运健儿从雅典凯旋而归、印度洋海啸大型赈灾义演等40多场演出以及奥林匹克社区启动仪式、到北京站欢迎新兵入伍、欢送老兵退伍等数十次大型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领导、朋友们的肯定和喜爱。
服务群众 用真心滋润心田
何美龙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时刻注重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真心、爱心、诚心关心和服务群众。她按照服务群众的要求,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用真心贴近群众,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坎上,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在社区她充分发挥自己从事护理专业38年的专长,组织成立了“社区义务医疗服务小组”,坚持每周二组织社区退休的医务人员义务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测量血压,同时还积极、主动、热情地为老年朋友讲解健康知识,指导病人怎样服药、怎样合理膳食等,受到了老年朋友的欢迎。在社区她用唱歌、跳舞的形式将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在欢乐的歌中、舞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在艺术团中有这样一个团员,她是个弱智残疾人,但她特别喜欢舞蹈。每次艺术团演出,她都站在边上看着,有时还要跟着跳两下。看到她这样想跳又不会跳,想参加艺术团又有顾虑的样子。何美龙走上前,请她加入队伍中一起跳舞。这个弱智残疾人高兴得成为一名艺术团的成员。自从来到艺术团后,何美龙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从不歧视她,处处关心爱护她,教她跳舞、唱歌,使她真正享受到一名正常人生活的权利与快乐,在何美龙的倡导下,大家从不把她当外人,三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帮助,这位学员的智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她现在不但有了称心的工作,还有了美满的家庭,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逢人便夸“何会长是好人”。在艺术团,无论是谁或是家属有病,何美龙都要亲自去看望,并且进行医学指导,帮助锻炼身体,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一个团员她爱人患脑血栓,何美龙得知情况后,亲自到医院帮助病人锻炼,并教会病人家属帮助病人锻炼的要领,使病人得到了痊愈。去年冬天,艺术团有一位团员下雪时不幸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住进了医院。不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手术后,何美龙都亲自去探望,出院后又到家中去看望,为她伤口拆线,教她扶拐锻炼,解决生活自理问题。病人及家属非常感激,也更加热爱艺术团这个集体。
2004年,劲松西社区成立了老年协会,何美龙当选为老年协会的会长。她从本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通过研究探索社区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提供为老年人发挥余热的舞台,组织各种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在社区形成尊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教”在社区的全面落实,为建设尊老爱老型社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何美龙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用善良的心对待他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组团和教舞的过程中,她无私奉献,分文不取,热情服务,尽职尽责,不但引导中老年朋友科学文明健身,反对迷信,开展文体活动,还教大家更要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用“心”去体会舞蹈的内涵,用“心”去表现舞蹈的意境,使每个动作都能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着眼长远 用热心开创事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呈日益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为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地区文明建设水平,何美龙同志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着眼长远建设,从整合地区社会资源入手,用热心开创事业,打造一片新的天地。在她的倡导下,于2005年7月率先在北京市成立以社区居民为法人的非营利社团组织――劲松文体协会,成为朝阳区第一家正式申请合法注册的社团组织,从而搭建起了地区以组织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民间组织的大文化格局。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各种文体队伍得到不断扩展,目前已有22支文体队伍,会员多达3000余人,为文明城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了力量。
创业是艰苦的,发展是要有后劲的。何美龙会长在工作中,注重队伍建设和协会的长远发展,创建品牌。2005年成立了塞外女子威风锣鼓队,她亲自担任队长。现在这支锣鼓队在北京市已经小有名气,许多企业搞活动也纷纷邀请他们去助威捧场。为保证协会开展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转,协会在街道办事处投入资金的基础上,立足于协会的长远建设,自筹资金。协会中的党员积极带头缴纳会费,普通会员踊跃参加缴纳会费,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会员其会费一律免缴。有的会员尽管个人收入并不高,但她们却一次性交纳高于年会费180元的2倍还多,而且协会的服装道具均由会员群众自筹。
文体骨干是繁荣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协会保证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何美龙在工作中十分注重挖掘社区资源和潜力,进行了跨街区、跨行业广泛挖掘文体骨干的工作,尤其对地区有文体特长的骨干入户取得支持,同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人文关怀。如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郭全宝在生病期间,何美龙都带领文体协会成员前去看望慰问,使家属非常感动。通过人文关怀,地区的很多文体骨干甚至艺术名人,纷纷为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义务作贡献。何美龙还先后邀请国家二级指挥王锡儒,民族广播乐团大提琴、国家一级演员高仁勇,北京市书法协会著名书法家张荣光,国家二级作曲家高凤作为劲松文体协会顾问,讲课、策划演出。其中,张荣光长年义务坚持为地区书法爱好者授课,吸引和培养了近百名书法人才。居住在八棵杨社区的高凤先后谱写了《八荣八耻歌》和迎奥运系列组歌。何美龙得知劲松地区开展人文奥运进社区活动后,配合高凤谱写的奥运组歌编排了舞蹈,组织劲松地区上千人彩排,预计在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展演。
文体协会成立后,何美龙注重从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入手,按照制定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地区文体队伍整合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大型合唱队、京剧队、越剧队、时装表演队、舞蹈队、秧歌队、民乐队、韵律操队、乒乓球队、门球队、太极拳队、太极剑队、太极扇队、锣鼓队等20 余支队伍,会员多达3000多人。何美龙还注重特色品牌节目的创作,自编自导了很多舞蹈。比如:时尚和乡土气息结合的现代秧歌《你是我的玫瑰花》,展现劲松人的才艺比拼《锣鼓演奏》,大型广场舞蹈《欢天喜地迎奥运》等。其中,《欢天喜地迎奥运》舞蹈在北京市第一届民族杯舞蹈比赛中荣获银奖。
文体协会成立二年来,在何美龙的带领下,协会的发展方向日趋健康,发展规模日趋扩大,发展效果日趋明显。2005年,由文体协会牵头举办的“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演唱会等几场大型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3月12日,来自街道八个社区的76名文体协会队员,集体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拍摄。2006年1月18日,街道文体协会靓松时装队参加了北京电视台身边栏目《时尚时装大比拼》的拍摄,正月初二在北京电视台播出。2006年1月20日,街道文体协会劲松艺术团舞蹈队参加北京电视台身边栏目《民族秧歌大比拼》的拍摄,表演了自编自演的具有时尚和乡土气息相结合的现代秧歌《你是我的玫瑰花》,充分展示了锣鼓艺术和民间秧歌的风采。正月初十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2006年5月,街道文体协会104人参加了由北京市在朝阳公园组织举办的以“走近奥运、科学运动、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游园活动。10月22日,文体协会锣鼓队参加了亚运会火炬接力活动。10月28日,85位文体协会会员在石景山体育馆参加了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的《文明啦啦队》的比赛。活动的开展,在扩大了街道、地区知名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居民群众的参与率,倡导了文明向上的精神,增强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居民群众住社区、爱社区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了地区居民的文明程度,为创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
整理人:韩文茹
责任编辑:张荃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