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各项工作,贯穿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党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群众路线在不同侧面的具体表现。如何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认可、群众认同、个人接纳的政治文化,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积极的政治情感和良好的政治评价,根本上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加强政治认知的基石。首先,“一切为了群众”是加强政治认知的前提。应当在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理论建设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与群众观念相符、与群众利益一致、与群众需求统一的政治体系、公共政策,政治制度和政策体系,由此产生形成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认知的积极性,也更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其次,“一切依靠群众”是加强政治认知的基础。党的所有政治文化形式都是群众思想和智慧的表达、创造和汇集,只有依靠群众产生的政治文化体系,才是与群众同生共在的认知对象,才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也才能真正被群众所认可和接纳。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加强政治认知的途径,也是人们切实实现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增进政治情感的保证。首先,增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情感。作为党的干部,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身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信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情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能仅仅作为党的号召,而是需要我们将这些政治文化因素不断输向老百姓,用真话说服人民,用真心打动人民,用真情团结人民。所以,群众的政治情感必须建立在各级领导干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产生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跟群众谈心、与群众为友、急群众所急、为群众解忧的实际过程中。再次,通过良好的工作作风增进政治情感。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去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让群众看着顺眼,处着顺心,跟着顺意。只有获得群众的赞许,党的政治理念才能真正内化为群众的政治观念,党的政治目标才能转变为群众的政治目标,党的政策制度才能获得群众内心的认可。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形成政治评价的标尺。对领导干部而言,对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和行为,要敢于直言,敢于纠正。同时,要正视自身的问题,以群众为镜,反观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加以修正,塑造良好形象。对群众而言,良好的政治评价表现为,党的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要想实现这种肯定性政治评价,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