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冬季环保型软质空间景观,构建稳健的寒地植物景观群落。寒冷地区受气候影响,高速公路的植物景观所选树种、草种单一,栽植方式以等间距为主,与自然不和谐,单纯为绿化而绿化,忽视了植物的生态防护和与自然和谐功能。因此,景观树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选择耐寒的乡土树种,使绿化景观和生态景观维护具有良好长期的效果。其次,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冬季气候异常寒冷,高速公路的风速很大,所以要选择抗性较强的、可粗犷式养植的树种,以增强景观的可承受力。再次,植物种植上应多选择乔木。乔木不仅可以夏季遮阳,冬季也可防风,并有增加绿视率、易维护的特点,非常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冬季景观色彩设计提升寒地高速公路景观的人性化。色彩是视觉形态的要素之一,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影响很大,而人们的行为活动与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有很人的关系。与形相比,色彩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往往更能给人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并且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寒冷地区高速公路仅有乏味单调的水泥灰色,总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如果加入丰富的色彩就会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但对于高速公路景观的色彩,它不会独立存在,而会依附有形的物体存在并表达。在高速公路景观中合理的使用、搭配色彩,利用色彩明暗、冷暖、胀缩、进退感等特点来改善局部的不良状况,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色彩搭配来说,不光是抽象的色彩关系美就可以应用,要综合考虑。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具体的位置、面积、环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民族传统、服务对象的愿望等因素,并尽可能利用绿化植物本身的色彩、质感效果使其更好地传达色彩的心理感知。
景观节点突出冬季景观人文、地域特色。冰雪文化是寒冷地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冰雪景观的含义广泛,既包括以冰雪为主体构成的自然景观,也包括利用冰雪开展活动的人文活动景观。充分发挥寒地城市冰雪景观独特的魅力,在高速公路周边绿地中与其他道路的交叉节点位置上,可适当设置雕塑,以装饰环境,点明主题。雪雕和冰雕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与景点和道路的环境相协调,风格统一而又具有文化内涵,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建筑风格、人文特点等综合考虑。在冰雪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还要注重环境色彩的设计。这种色彩除了重视设计夜晚冰雪景观灯效果外,还应该考虑人在白天的视觉感受,在以白颜色为主的基础上,增加用于点缀的鲜艳色彩,丰富视觉景观。
适当调整防护隔离带的造型,加大景观设计的安全性。人在驾车行驶5-8公里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目前防护隔离带的色彩设计和造型设计比较单一,尤其是冬季环境更容易加大驾驶者的疲劳感。高速公路安全防护带对于驾驶者来说,除了有防护安全和隔离的作用外,还具有引导驾驶者视线的作用。设计景观隔离带时首先从隔离带的造型入手,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以5-8公里为一个设计段落,变换隔离带的造型和色彩,同时应充分考虑通过软质景观变化调整、适应视觉的间隙性和持续性,以愉悦驾驶者的心情。
房建服务设施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目前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选址与具体设计基本上采用按里程指标控制,沿公路主线两侧基本呈对称方式布置服务区建筑。从而造成服务区直接与高速公路相接,受公路交通噪声与汽车废气的污染较大,是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设计思路。因此,服务设施选址,应协调公路建设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关系,突出体现服务设施的服务主体为“使用者”及周边的居民,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人文景观,将自然景观有机的融入其中。服务区、停车区选择在风景优美,山水俱佳的地方,这样在方便司机停车、加油、休息的同时还可观赏到优美的冬季景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