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总裁培训班卖点是那张名片

假冒总裁培训班卖点是那张名片

昨日,北京大学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布通告,公示了124家网站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假冒北京大学名义开展教育培训宣传,其中近半为“总裁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的开课地点大部分设在北大校内,部分培训可获得北大结业证书。培训项目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其中最高的甚至达到近50万。

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50所高校被授予“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一般来讲,这类社会化培训,不包括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调训的培训项目。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原本作为普通教育重要补充的继续教育,已演变为有些学校的“聚宝盆”,甚至挤占学生的教学资源。在追求盈利和保障教育质量的博弈中,部分高校渐渐失去了平衡点。非学历学位的各种总裁班,纯粹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几乎无门槛。

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一个班40个学员的规模,一般每人每期学费为3万元左右,一个班就可以收到120万元。这种培训班的学习周期为一年半左右,多数班都是周六周日上课,除掉外出考察、实地学习、做结业论文的时间,上课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0天,扣除讲师费用,场地租借费、工作人员工资等,培训班一个运营周期的利润至少有30万元。这是个“大蛋糕”,很多人都想进入这一行捞金。重利诱使之下,冒名校之名,行赚钱之实,就不足为怪了。

老板们大都是精明之人,难道就愿意拿真金白银打水漂,其实这中间的缘由颇微妙。一种情形是,企业的生存状况让老板感到迷茫,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他们不明白未来的路在哪儿,就希望通过培训获得答案。不过大多数人都明白那些说辞是皇帝的新衣,就像忽悠连环套,但病急乱投医,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培训的大有人在。

另一种情形是,老板们趋之若鹜主要是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建立较广的人际网络,为今后事业发展铺路。而收费愈高,就意味着参与者的资金实力雄厚,企业做得大,反倒更吸引老板们垂爱。老板们奔的是人脉社交平台,并不在乎花多少钱、学没学到真经。高校既然给瞌睡的人递枕头,自然收费舍得下狠手。

2015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浙江人王源想方设法混入浙江大学的一个“浙大总裁高级研修班”进修,他随后在这些总裁校友们之间进行资金拆借和诈骗,先后骗了2000多万元。可见,多给有钱人打交道,连骗起人来也方便些。足见在人情社会中,多认得几个人是多么重要。

规范社会化培训,不是揭穿假冒名校名义招揽学员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很多培训项目授课地点、联系地址大多都设在相关大学校内,这不能说与大学的管理无关。目前整个行业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只要拿个照就可以经营,但培训的内容是否健康、合法,很值得质疑,比如一些洗脑式培训,脱衣、高喊、跪爬,虽没有越过法律的底线,但这种行为并无积极意义。

政府的本意是让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市场面向大众,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的培训已然走偏,普通百姓并不能如愿获得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收费高昂的各类培训班成为有钱人的专享。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监管机制,从审批、定价到销售方式都要纳入监管视野,防止跑偏走邪,以致成害。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