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仁安羌大捷
- 血战多伦:带来抗日御侮的希望2025-07-15
- 血洒疆场 扬威不屈2025-07-14
-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2022-08-01
- 一二九师骑兵营的首次单独对日作战2022-07-20
- 【每日一习话】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2022-05-29
- 地雷战怎样在胶东开展起来2021-10-19
- “闽变”前夕的抗日结盟2021-08-04
- 60秒,看中国军队的强大能力2021-08-03
- 【地评线】京彩好评: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1-08-02
- 打败一切来犯之敌2021-08-02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