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以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转变为特征的新阶段。县(市)以上党委,要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大力提高党支部一班人的素质,增强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学会依法行事,认真改进作风。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重视扶持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积极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帮助农民增收减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对农民群众的凝聚力的需要。有了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村集体能够为农民群众生产经营和运用科技等提供更多服务,村党支部才会在群众中形成更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要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发展很不平衡,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百分之八十三点三的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已建立党组织的仅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一点四,相当一部分企业有党员但没有党组织。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该建立党组织,并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当然工作要耐心细致。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原则明确后,要抓紧物色、培训、储备一批素质和能力适合在这类企业工作的党员骨干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不同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要根据企业特点来确定,要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方法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在我们党的改革政策和带头致富号召下发展起来的,许多人本来就是劳动者。党组织要按照政策积极做好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的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他们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依法经营企业,关心和保障职工权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要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化,原来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分离出来,很多事情要靠街道、居委会来做。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街道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大量进入社区,社区成了各类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的汇聚地。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实质就是打牢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社区党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上海等地抓得较早,要认真总结经验。社区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在发挥作用。要从城市社区的特点出发,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来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这些年来,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采取了新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现在,形势发展很快,怎样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必须坚持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建设基层组织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又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坚持在实践中加强,在加强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这种实践和探索,要遵守党章、党内法规和国家宪法、法律,坚持有利于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党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之,各级党委都要高度重视和精心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和精心落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克服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巩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高了,就可以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关于把“三个代表”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

  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第一,要坚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关键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跨世纪的征程上,全党同志必须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些年,全党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总的讲做得比较好,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也有教训和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总结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全面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有机结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切忌任何形式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把工作做得更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全面,善于把握大局,防止顾此失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等,都要全面落实好。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和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善于及时识别和排除违反“三个代表”的错误言行的干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
  第二,要坚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上的统一,首先体现在全党坚定、忠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总方针、总政策上。事物总是处在矛盾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我们要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我们讲要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我看这就是一项重要原则。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10〕面对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复杂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同时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政策,使我们党和国家走上了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他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等等。现在回过头去看,大家都会深深地体会到,没有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就没有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恩格斯在《一八九一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针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出现了股份公司经营和托拉斯的情况,提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但是,列宁突破了这个论断,提出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苏联经过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发生了剧变的悲剧,最后解体了、垮台了,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和教训需要全面深刻地加以总结。总结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会有新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静止不变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教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发展,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新政策的产生,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许多问题没有本本可以找,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和总结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中求得解答。死搬教条,不顾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不能前进。
  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我们现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而且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但归根到底,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自觉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部分的问题。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第三,要坚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去。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现在时机非常重要,必须抓紧做好工作。刚刚结束的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对此作出了部署,要抓紧落实。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要求,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是十分明确的,应该用什么人、不能用什么人也讲得很清楚,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年轻干部要到艰苦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越是勇于到环境艰苦、困难多的地方和岗位去工作的干部,往往越是能够在意志、才能和品德等方面得到锻炼,成长也较快较稳定。那些贪图安逸、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去工作的人,如果不改,不可委以重任。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教育、法律、军事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聚集和造就优秀人才。对各条战线人才的要求标准,总的都是德才兼备,但德和才都不是抽象的。由于工作战线、事业领域的不同,德和才的要求也都应该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在发现人才上要强调不拘一格,在使用人才上要强调用其所长。这都是古往今来选人用人的一些重要经验。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争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美国的经济、科技所以发展得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从全世界网罗了大批人才。我们要有政治远见,及早研究对策,真正把培养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来落实。要下定决心,加大力度,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结合好,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一整套办法。
  第四,要坚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我们党已经有六千三百多万党员、五十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把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好了,党自身巩固和坚强了,才能执好政、治好国,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如果治党不严,疏于管理,就相当危险。近几年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有的高级干部身上暴露出的严重问题,一再向我们敲了警钟。对从严治党,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初我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又集中讲了〔11〕。现在看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落实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对同志要有必要的宽容,但不能放弃原则。严是爱,宽是害。我们看人,不可能都看得十分准确。就是看准了的人,其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有一点必须坚持,就是如果一名干部特别是自己曾经信任和重用过的干部出了问题,绝不能护短。如果明明知道他犯了错误,还觉得如果不保就有失自己的面子,还要去保,那是十分错误的,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党的干部不是什么人的私有财产。要坚决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好人主义和庸俗作风。这种庸俗思想习气盛行的地方,往往就是那些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的地方,就是那些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在这种庸俗的空气中,干部也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唐代的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也就是说,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作出榜样来,不要事事先去责备他人。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制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党内已经确立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同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一套从严治党的制度和机制。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经常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干部的教育监督,要小中见大,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提醒。要把严格执纪执法和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两道防线,努力把党内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逐步减少到最低限度。对党内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严查严处,该用重典的就要用,以取信于民。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事物的差别性总是存在的。我们国家大,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各方面条件也比较好。中西部地区条件差一些,虽然也在加快发展,但与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有不小差距。沿海地区,有条件的要继续加快发展,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沿海地区特别需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认真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激励他们在改革和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为全国各地的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支持它们加快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央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沿海地区的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帮助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当前,县(市)一级“三讲”教育和进行“三讲”教育“回头看”的地方和单位,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化思想教育,领导干部要对照检查自己思想、工作、作风上的差距,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妨碍做到“三个代表”的突出问题,继续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的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落实“三个代表”要求,首先要进行调研,摸清情况。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曾说过,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凭一知半解,靠老经验、想当然作决策、指挥工作,没有不失败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12〕。在改革和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做到能够切实把握并领导他们的实践,始终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问题,摸实情况,掌握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工作。从现在起,全党上下应该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实践,为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调查研究中,首先要把党员、干部队伍的构成和思想状况,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情况,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基本功,一定要全面做好。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抓住那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调研,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时的讲话。
  注释
  〔1〕达赖,这里指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一九三五年生,青海西宁祁家川(在今青海平安境内)人。一九四〇年二月五日,经国民党政府批准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原西藏地方宗教和政治领袖之一。一九五一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三月十七日,达赖逃往印度。
  〔2〕苏格拉底(前四六九——前三九九),古希腊哲学家。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是古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言行大抵见于其弟子柏拉图的一些对话体著作和另一弟子色诺芬的回忆录。
  〔3〕柏拉图(前四二七——前三四七),古希腊哲学家。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古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国家篇》(又译《理想国》)、《法律篇》等对话体著作三十余篇。
  〔4〕亚里士多德(前三八四——前三二二),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欧洲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其思想常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5〕欧几里得(约前三三〇——前二七五),古希腊数学家。所著《几何原本》十三卷,是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数学著作。
  〔6〕葱岭,中国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
  〔7〕“东突厥斯坦”,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制造的一个名词。古代突厥民族曾在六世纪时建立突厥汗国,疆域曾远达今蒙古国、中亚和中国北部等广大地区,不久便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后被唐王朝所灭。六八二年,突厥复兴,建立后突厥汗国。七四四年,回纥(今维吾尔族先民)灭后突厥汗国。突厥后裔逐渐西迁并融入其他民族。中亚近代各民族逐步确立。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曾将中亚突厥语族各民族生活的锡尔河以北及毗连的东部地区,泛称为“突厥斯坦”(意为“突厥人的地域”)。十九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用这一名词来表述中亚地区及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并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又称“中国突厥斯坦”)。二十世纪初,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宣扬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企图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8〕“泛突厥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起源于沙皇俄国境内的鞑靼知识阶层的一种思潮。主张将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突厥语族各民族联合起来,复兴突厥民族。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接过这一主张,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潮,试图建立以奥斯曼土耳其为核心的突厥大帝国。近些年来,我国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同外国反华势力相勾结,鼓吹这种思潮,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9〕这是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卷二《任贤》中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话。
  〔10〕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11〕见本书第二卷《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12〕见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责任编辑:齑羸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