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守护健康长城

魏娜:守护健康长城

  现如今,天花、小儿麻痹、麻疹这些词已经在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年轻人恐怕连听都没听过。可是老人们提起这些,仍然会不寒而栗。
  旧中国,老百姓很少知道还有疾病防控这件事。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提出了“计划免疫,利国利民”的口号,把疾病防控纳入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建国的第一年就消灭了烈性传染病――“天花”。
  但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疾病防控的水平远远达不到现在的程度。
  1958年,是麻疹大流行的一年。那年冬天,北京死于麻疹的婴儿就有1000多个。我的老师张垣,在怀柔干了一辈子卫生防疫工作。就在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一生都难忘。
  一天,一位心急如焚的父亲,从几十里外抱着浑身红斑,浮肿、喘憋、烧得满脸通红的儿子找到张垣。张医生一看,无奈地说:“孩子得的是麻疹,只有一口气了,看来送县医院都来不及了!”还没等父亲走出医院大门,孩子就没气了。父亲抱着儿子嚎啕大哭。张垣的心像被撕裂了一样:孩子要是能够种上疫苗,就不会有今天。为了能让更多的家庭避免这样的惨剧,无论多难多险,一定要把疫苗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
  要说起现在送疫苗,医生们都知道有个冷链系统。这个词听着复杂,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用低温装置保证疫苗有效。可在过去,不用说专门用来运送疫苗的冷链车了,就连个保温桶都很少有,疫苗只能装在饭盒里。碰上三伏天儿,人人一身汗,疫苗都给热死了,您说能保证疫苗有效吗?
  怀柔山区七沟八梁,那时候,山里头根本没有进车的路。当年张垣医生给山里的孩子送疫苗,靠的全是两条腿。
  1960年6月的一天,张垣到几十里以外的深山送麻疹疫苗。尽管是路远山陡,但是装在饭盒里的疫苗必须当天送到。他跟着当地一位向导,超近道,专拣山沟子钻,为的就是尽量保证疫苗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疫苗种到孩子身上。谁知道,天公不作美。张垣他们在一段崎岖的山路上,偏偏赶上了雷阵雨。 在不远的树林里,传来了嗷嗷的叫声。张垣不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心里一紧。向导告诉他,那是野狼在叫,然后从山上捡来根粗树杈,递给张垣,说:“山路不好走,拄着它能借点儿力。再说,狼也怕你手里这根棍儿。”
  雨大得睁不开眼,看不清路,张垣又冷又怕,嘴里突然哼起了自己编的那首歌:“向前进,向前进,防疫的任务重,疾病的苦难深……”好像这样能壮壮自己的胆子。
  当他们出现在汤河口卫生所的时候,卫生员望着他俩,眼都直了,问:“山上下这么大雨,你们是怎么来的?”张垣说:“就拄着这根棍儿来的。”
  现在不一样了,从疫苗生产厂家到疾控中心,从疾控中心到医院或卫生院,再到保健科,整个一条龙,我们都严格把关,政府给我们配备了装置:冷库、冷藏车、冰包,一应俱全。现在,无论是城区还是深山区,无论是三伏天儿还是三九天儿,我们都能保证疫苗的安全有效。
  “乙肝”在我国发病率也很高。尤其是妇女在怀孕的时候得了乙肝,还会传给下一代。很多年以前,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舍得花钱去接种乙肝疫苗的人不多;再加上政府的财政底子薄,想免费给人们种乙肝疫苗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随着北京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有能力增加预防乙肝的投入,而且还用重金买最好的乙肝疫苗,给每一个新生孩子免费接种,使很多原来的肝炎家庭成为健康之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农民孙兰英,从小就被母亲遗传了乙肝,哥哥姐姐也都被传染了。她家是村里人绕着走的“肝炎窝子”。哥哥30岁上得了肝癌早早就走了,姐姐肝硬化也不能下地干活。结婚以后,孙兰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从此不再受乙肝折磨。她怀孕以后,特意到传染病医院咨询,听说只要给新生儿打乙肝疫苗,孩子就不会被传染,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十月怀胎,孙兰英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看着医生把疫苗打进刚刚出生一小时的儿子身上,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抱着儿子,她跪在哥哥的坟前说:“哥,咱家的后代没有肝炎了!”
  60年来,党和政府为控制和消灭恶性流行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疾病防控和免疫工作。就说疫苗种类吧,咱北京已经从过去的4种疫苗防控6种流行病,提高到现在的12种疫苗防控15种流行病,而且疫苗接种已经覆盖到19岁的成年人;投入资金也从解放初期每年的几万元提高到现在的一年7亿元。
  回想几十年前,就是因为缺少疫苗,北京每年每10万人就有24个人得上小儿麻痹症,相当于每年有1500多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变成残疾。这给孩子、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现在您再看看,哪儿还有因为小儿麻痹症瘫痪的孩子呀!上世纪60年代,北京市在消灭天花和黑热病这些致人死亡的流行病以后,就开始给孩子服用糖丸,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发生。到2007年,北京市已经连续23年没有发生一例小儿麻痹病例。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得小儿麻痹变成残疾了。
  60多年来,北京疾控中心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成绩显著,特别是儿童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全市人口死因排位中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位降到目前的第九位。
  今天,北京已经树立起中国免疫第一屏障!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视察北京计划免疫工作时,得知由北京市政府每年投资亿元,为市民接种流感疫苗后,由衷地说:“干这件大事不简单,我向北京市政府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在,我们正在勾勒“健康北京人10年行动”的蓝图。10年后,我们将实现既定的健康目标——眼镜摘下来,腰围瘦下去,牙齿齐全,血糖不再高,健康寿命会越来越长,幸福指数越会来越高。
  (魏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医生)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