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小组长会议上的发言[1]
(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都有所增长。
(二)1956年的国家建设事业是有成绩的。1956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事业开支,大部分是正确的,一部分不正确。在308亿元(旧价)的预算开支中,有20亿元到30亿元用得不恰当或者用多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约占15亿元左右。
(三)1956年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就业有所增加,人民是高兴的。但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渐进的,支票不可开得过多。过高的要求和暂时办不到的事情,要向人民公开地反复地解释。
(四)1957年的预算,收支各为308.65亿元(其中包括自筹资金2.15亿元。308.65亿元折合旧价为317.65亿元)。在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为157.26亿元,社会文教支出为39.3亿元,国防支出为57亿元,行政支出为25亿元,债务支出为8.42亿元,援外和其他支出为6.41亿元,国家物资储备支出为5亿元,信贷资金为5亿元,总预备费为5.26亿元。在经济、文教,国防、行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投资合计为126.73亿元(折合旧价约为135.73亿元),其中自筹资金2.15亿元。1957年度预算是平衡的,但是打的较紧,并且应该使它与现金平衡相结合。
(五)钱和材料只有这样多,1957年的年度计划,在某些方面必须比1956年作适当压缩,以便既能保证重点建设,又能照顾人民生活需要。压缩的重点在中央,地方也应尽可能地压缩。虽然如此,总的说来,我们的建设事业还是前进的,因为1957年的收支均比今年有所增加,收入增加22.5亿元,即增长8.2%;支出增加9.53亿元,即增长3.2%。关于压缩问题,必须做到合理安排,不出乱子。物资不足,应该首先支持必要的生产,同时注意平衡。
(六)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发动一个增产节约运动。增产必须在原料有保证和社会需要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必须保证质量和减少工伤事故。节约是有希望的,必须在不降低质量和减少工伤事故的条件下讲求节约。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
(七)国内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应该注意仍然存在的一部分反革命分子的活动。对于资产阶级分子和知识分子的旧思想和旧习惯的改造,要在巩固团结他们的方针下,继续进行长期的教育。人民内部的问题和党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不是采用大民主而是采用小民主。要知道,在人民方面来说,历史上一切大的民主运动,都是用来反对阶级敌人的。
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原件刊印
注释
[1] 这个发言中的数字,经周恩来核对后,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退毛泽东,毛泽东在此稿上写了批语:“即刻印发明天到会全体人员”。
本文关键词:
李长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北京答卷
- “农与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消费提质增效,展现假日经济韧性和活力
- 首都绿色之变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生动注脚
- 数字新基建 筑梦向未来
- “味蕾游”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北京文旅热潮涌动,假日经济活力迸发
- 缅怀先烈,将敬意与传承融入前行的每一步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精选视频
共同富裕的中国化实践:改革开放后的阶段性演进
共同富裕的中国化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探索
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流: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中华文明丨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生命力
中华文明丨何以不断流?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古今对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