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12转型之年(13)

专家解读2012转型之年(13)

好”优先于“快”:东部发展的主旋律

■刘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所长)

东部省份淡化GDP、追求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思路愈发凸显,“求质不求速”初见成效。

2011年度,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思路的调整,全国GDP增长幅度依旧呈现 “东低西高”格局。在已公布的28个省份数据中,东部GDP增速平均值为(除去未公布数据的山东和海南)约为11%,而中、西部省市的增速大都在12%以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六大特征。

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广东、江苏领跑。据统计,除港澳台地区及尚未公布统计数据的山东、云南和海南外,在28个已公布数据的地区中,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是广东,2011年GDP为5.3万亿元,成为国内首个迈过5万亿大关的省份。江苏紧随其后,超过4.8万亿元(预计值),同比增速为11%。京沪人均GDP达中等富裕国家水平。统计表明,上海和北京的人均GDP2011年均已超过8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达到了中等富裕国家的水平。

投资稳中有降。2011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144536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同比减缓1.5个百分点。11个省份同比均增长,增速较快的海南、辽宁分别增长36.2%和30.2%。其中,4个省份增速同比加快,浙江、海南分别加快4.8和2.8个百分点;辽宁持平;6个省份增速同比减缓,北京、广东分别减缓8.6和6.8个百分点。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消费稳定增长成为保证东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市场活跃,消费增长依旧强劲。2011年,东部地区11个省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均上涨,涨幅较大的海南、河北分别上涨6.1%和5.7%。涨幅同比均扩大,北京、河北分别扩大3.2和2.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值连创新高,但增幅减缓。2011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达32347亿美元。其中出口16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但增速同比减缓12.1个百分点;进口15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增速同比减缓14.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提升。2011年度,东部地区财政收入高位运行,增长率与上年相比大幅提升,东部地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31339.56亿元,增幅达26.65%。东部地区各省市中,有8个省市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增长率普遍高于2010年。在公布数据的东部省市中,福建、广东两省位居前列,其中福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 入 24907元 , 增 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增长18.2%。广东省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192元,增长16.5%,实际增幅创1981年以来新高;8年来城乡收入比也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在区域上“东慢西快”的格局得到了强化,并日益明显。一方面,东部地区外向型的经济特征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在于其大多产业处于转型、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低端、传统的产业处于淘汰和转移阶段,而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正处于培育和发展时期,“好”优先于“快”是本阶段东部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升级与转型的“阵痛”和优化与协调的“进步”并行。东部省份淡化GDP、追求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思路愈发凸显,“求质不求速”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