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城市口香糖污染 新加坡禁令实施20年
首页> 案例> 正文

清除城市口香糖污染 新加坡禁令实施20年

核心提示:口香糖风干后形成的黑点就像城市的“雀斑”,成为美丽城市的缺憾。这样的“城市雀斑”不独中国存在,很多国家都曾经,或者是正在被口香糖的污染问题困扰着。

随意用手将嚼过的口香糖粘在景区的墙上、公共场所的椅背上、街头和地铁里大幅广告中美女的脸上,随意将口香糖吐在地上……随着风干变黑,这些脏乎乎的黑点就像城市的“雀斑”,成为美丽城市的缺憾。

这样的“城市雀斑”不独中国存在,实际上,很多国家都曾经,或者是正在被口香糖的污染问题困扰着。

新加坡禁令已实施20年

从1992年开始坚决禁止进口、销售和制造口香糖,到2004年允许药店出售药用口香糖。一向严刑峻法的新加坡政府,坚持口香糖禁令已有20年。

李光耀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谈到,早在1983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时就收到颁布口香糖禁令的动议,因为很多人把口香糖残渣丢弃在椅子上、桌上、信箱、锁眼甚至是电梯按钮上,对环境造成污染,清除时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成龙也曾戏谑称新加坡人不自爱,吃了口香糖就会黏在桌子上,因此还引起过舆论风波。

1987年,新加坡地铁开通,随后几年,逐步全面投入运营。一些缺乏公德意识或喜欢恶作剧的人,用口香糖堵塞新地铁线路的传感器,导致列车门无法正常运作,直接影响了地铁运行。类似事件终于促使政府狠下决心颁布禁令:1992年1月,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颁布口香糖禁令。

禁令一出,那些违法进口、销售或者制造口香糖的人均受到严惩。新加坡人坦言,有时会越过马来西亚新山关卡买一些口香糖解馋,但这个花园城市却一直没有出现过口香糖黑市。

2004年,新加坡政府首度相对放开口香糖禁令:只在药店销售特定类别的药用或牙科相关的口香糖,牙医或药剂师在销售时必须登记注册购买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任何违反规定草率出售口香糖的牙医或药剂师都可能被判入狱或者相应的高额罚款。

有分析人士打趣说“是美国逼新加坡吃口香糖”。当时美国与新加坡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过程中,美方需要说服新加坡解除口香糖禁令,为其口香糖巨鳄“箭牌”进入市场甚至迈向东南亚市场打开局面。迫于压力,新加坡政府才松口允许售卖药用或治疗型的口香糖。

口香糖禁令虽严,但吃口香糖并不违法,不过如果随地乱丢就会面临高额处罚。目前首次乱丢垃圾(包括口香糖)的行为将被罚款300新元(1新元约合5.11元人民币),再犯则将被罚款最高至500新元,甚至有可能还要穿上印有“我是垃圾虫”的黄坎肩打扫卫生。此外,政府还可能运用媒体的力量来曝光这样的行为。

近日新加坡政府又宣布,将从明年3月起提高对乱扔垃圾行为的罚款额度,其中对首次违规的人处罚额度从300新元提高到500新元。这再次显示新加坡政府对保障城市环境所下的决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走访新加坡大街小巷的商场,发现休想买到口香糖。一些摊主十分清楚政府制定口香糖禁令的意图和相关法律条款,并表示对保护环境的支持。“都禁止这么多年了,我们早已习惯不嚼口香糖,何况还是可以买到不污染环境的口香糖替代品,清新口气没问题。”女皇镇居民吴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药店出售的药用或保健口香糖价格也相对较高,这也能够看出新加坡政府从另一个侧面严格限制了人们过多购买口香糖的行为。

墨西哥清理费用惊人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们早已拥有嚼食树胶的习惯,这也被视为口香糖的原型。生活在中美洲雨林里的玛雅人嚼食的人心果树树胶,被称为Chicle,这个英文单词也被冠以口香糖的意思在墨西哥沿用至今。

墨西哥人的日常生活中,口香糖必不可少。大至商场、超市,小到便利店、社区商店,甚至在药房里随处可见口香糖的身影。而在道路中间或者路口贩售货物为生的小贩手中,最常出现的除了电话充值卡、瓶装水、零食、香烟之外,口香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员。

这样广泛的销售渠道是因为墨西哥人对口香糖十分“痴迷”。根据卡夫糖果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墨西哥年均生产口香糖高达9.2万吨,而墨西哥民众人均口香糖消费量为每年1.8公斤,是世界第二大口香糖消费国。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墨西哥人每天大概会吃2.5块,每10个人中至少有3人每天购买1次口香糖。

然而,在口香糖给人们带来诸多乐趣和益处时,也给所生活的城市带来无尽困扰。很多墨西哥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不自觉地在商业街、超市、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随意吐弃口香糖残渣。墨西哥市场出售的口香糖品牌、口味众多,颜色丰富多彩,形状也千奇百怪。行走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街头,一些古旧建筑的墙上,公园景区的树干上,经常能看见它们都身披花花绿绿的外衣,原来当地人随手就将已经咀嚼过的口香糖残渣粘在墙上、树上,甚至还成为一种风潮而使得大家纷纷效仿。这些“色彩斑斓”的树木、墙壁也已成为墨西哥城街头一景。

2010年11月底,墨西哥城政府曾在市中心的五月五日大街一端清理了20万块口香糖残渣,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民众不要随意弃置口香糖残渣。而仅这一行动所产生的人工、设备购置等成本十分高昂,折合下来清理每一块口香糖残渣需耗费2.5比索(100墨西哥比索约合49.03元人民币),是购买一块口香糖花费的5倍。现在墨西哥城政府每年都要花费5万美元(1美元约合6.29元人民币)进行口香糖残渣的清理工作。

有专家建议,可以使用墨西哥南部丛林中的天然树胶制作口香糖,这种有机口香糖可以从黏着物上自行脱落,并且在低温环境下降解耗时只需约6个月,在高温环境下所需时间更短,远远低于现有化工制成口香糖平均4~5年的降解时间。不过很严峻的问题如今摆在眼前,就是这种有机口香糖产量很小,估计全面投产后每年仅能生产300吨左右,与总产量9.2万吨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鉴于迄今为止仍未找到处理口香糖残渣顽疾的最佳方法,墨西哥国内开始有人建议通过立法进行限制,以期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墨西哥执政党革命制度党众议员胡安·马努埃尔·弗兰克斯日前建议基于口香糖造成的环境、视觉污染,以及清理口香糖残渣的高昂费用,征收50%的特别税。

美国消费大国染顽疾

自1848年美国人约翰·柯蒂斯首次将口香糖变成商品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口香糖消费国。

据美国口香糖生产协会统计,美国市面出售的口香糖品种超过1000种,每人平均每年要嚼掉300块口香糖。而美国人每年在嚼口香糖上的花费约23亿美元(1美元约合6.29元人民币),这甚至超过“史上最昂贵”的选举开销——2012美国总统大选总开销20亿美元。

上世纪90年代,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独有的嚼口香糖能在比赛中集中精力的习惯更引万千青少年争相效仿,将这一“动作”变成空前的时尚。

伴随着惊人的口香糖消费量,其带来的污染自然也成为美国社会中难以回避的问题。粗略统计,全美一年废弃掉的口香糖重量高达30万吨。口香糖消费大国首当其冲成为口香糖污染大国。遗憾的是,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美国目前尚无治理口香糖污染的法律和条例可循,甚至美国社会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也鲜觅踪影。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一来,在香烟管控相对严格的美国,民众对口香糖可谓刚性需求;二来,口香糖产业的规模对美国经济的作用恐怕难以忽视。

在纽约,遍布大街小巷甚至地铁站台的口香糖痕迹早已融入这座城市。只要稍加留心,便会意识到纽约的地面上长满可观的“雀斑”。本报记者在时报广场周围的一条街道的人行道路面上粗略观察,发现几乎每一块一米见方的路砖上至少有十几块口香糖残渣的痕迹,其中不少已与水泥路面的颜色融为一体。

而纽约人对这“景观”却早就不以为然,常年站在这条街的人行道边散发传单的美发店雇员安东尼奥不停地对记者说:“这没什么,我天天在这也很难注意……”

不过,美国人对于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种在两极之间“转化”的浪漫。

在西雅图的最著名的地标派克市场里,就有这样一面被誉为“全球最恶心景点”的口香糖墙。这里的源起其实带着些无奈——1993年,一群戏剧迷排队等候进入旁边的“市场剧院”看戏时,有人出其不意地用口香糖将硬币与一些小物品黏在墙上,众人效仿,口香糖越粘越多。虽然市场管理人员会派人清理,但粘口香糖的行为屡禁不止,索性随之任之,形成如今的独特景点,还成为美国当代街头艺术的代表。类似的口香糖墙还存在于加州的圣比斯保郡。

当然,并非所有城市都对这“顽疾”视而不见,也并非所有人的危机感都被艺术和浪漫取代。

在美国不少城市的街头,垃圾桶顶部就有专门的吐口香糖的设置,甚至有的垃圾桶上还设计了靶子造型的小板子,为的是能够引起行人的兴趣,将口中的口香糖“百步穿杨”地吐中目标,减少污染。

伴随着口香糖污染问题的凸显,近年来,美国的口香糖生产企业也普遍从包装上着手,设计环境友好型包装,即鼓励消费者在嚼口香糖的时候留下包装,并在吐口香糖时吐至包装中再扔掉,避免口香糖粘于各处。

此外,更有少数企业开始高瞻远瞩地开发起了可回收的口香糖技术。使用可回收材料的口香糖经过再次加工,可被生产成橡胶器皿、玩具等清洁材料用品。当然,这意味着要有专门的垃圾分类系统和装置用于此类口香糖的回收,而非当下传统回收设施可满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