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阵地,夯实基础,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选好带头人。近年来,蓬莱市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大力倡导“好人+能人,才是好当家人”的用人导向,引导群众将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和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三高三强”型能人选进村级领导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采取党校定期学、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开展“办实事、树形象”活动等方式,激发他们带头致富的工作热情。建立规范的制度。农村党组织要有战斗力,必须规范管理,办事公道。近年来,蓬莱市制定了“6+1”工作法,构建起“工作有章法、行为有规范、管理有标准、办事有依据”的村级组织管理机制。2012年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又在农村“两委”干部中推行了“任职承诺”和“辞职承诺”两项责任制,解决了个别村干部乱承诺、不践诺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村级事务管理,杜绝了违规事件发生。
深入群众,发动群众,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内生动力。一要走进贴近群众。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苗头值得我们警惕:交通便捷了,干部离群众却越来越远了;科技通讯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2012年,蓬莱市在全市开展了“情系万家进基层”活动,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部门单位包村、机关干部联户、第一书记驻村”四种方式,组织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了市级领导全面带头、机关干部全面参与、村庄帮扶全面覆盖、承诺事项全面落实、干群关系全面深化、基层发展全面推进的“六个全面”目标。二要宣传教育群众。蓬莱市在开展进基层活动中,专门编写了党员干部宣传手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基层进行宣讲,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同时,告诉群众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以及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困难,让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了解、更加明白,知道我们准备干什么、正在干什么和取得了什么成果,在宣传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在宣传中与群众形成互信,在宣传中赢得民心。三要组织发动群众。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受益的也是群众。要发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调动他们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富民强村的愿望,形成以群众自力更生为主、单位帮扶为辅的工作机制。2012年,我们创新开展了“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首批筛选确定了24个重点创建村,全面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乡村。群众全员参与、全体上阵,掀起了共建家园的热潮,彻底改变了旧有的落后面貌。
晋位升级,树立标杆,激发农村基层组织的争创活力。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必须依据各村的特点和实情,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树立标杆、挑起竞争,真正从农村内部激发出创先争优的干劲和活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的目标。2012年,蓬莱市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单独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了“创五好、争一流”升级赛活动,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每一个农村基层组织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存在问题,制定赶超目标和升级方案,全面提高党建水平。同时,采取市级领导联系、市直部门先进党组织与村居、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等措施,以先进带后进,挑起竞争,晋位升级,营造了“先进有压力、中间有活力、后进有动力”的创先争优氛围。
(作者为中共蓬莱市委书记)
(摘自2012年11月19日求是理论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