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竟然有人在顶风建设高尔夫球场,这个新闻发生在陕西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当地一些群众向我们反映,在柞水县城附近的盘龙生态产业园内,有一个与这个贫困县格格不入的高尔夫球场,正在开张营业,一个贫困县,一个只有20万人的小县城,为何会出现一个高尔夫球场呢?(4月30日《中国网》)
前一段,干部配车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西安公路管理局长安公路段一陈姓段长的配车为进口大切诺基,裸车价格60多万,排量为3.6升,其配车标准已远远超过现行公务用车标准,比正部级干部的配车标准还要高;4月8日,黑龙江省巴彦县纪委对网络举报中涉及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初步确认县法院违规使用超标车的情况属实,该车价格为40万元。
干部超规格享受,看来并非个例,想不到这个人还影响到了集体。一个总人口不到20万人的贫困山区县,竟然修建了高尔夫球场。笔者知道,高尔夫球运动已经成为贵族运动的代名词,“高尔夫”原意为“在绿地和新鲜空气中的美好生活”,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笔者还知道,这个球场的标准面积应该是809亩,整个建筑面积一般要至少1200亩以上。贫困山区县,高尔夫球场,一般人确实很难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可他们就真的“相辅相成”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他俩联姻的背后。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这股风气之所以会四处蔓延,也离不开一个利字。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把建设高尔夫球场视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更视为自己的工作政绩;而许多开发商则是将高尔夫球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捆绑联姻,借以更多地占有土地,以带动房地产的开发。在许多地方,建设高尔夫球场成为官员们热衷引进的“高端项目”,并与其它建设项目、招商项目挂钩配套,借以巧立名目,以乡村体育公园、休闲俱乐部、城市公园等名义大建高尔夫球场。
然而,最大的弊端还是在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浪费上。高尔夫球场占地广,占用粮田、破坏耕地。而且由于草坪覆盖面积广,且所种植草坪大多对灌溉水源有较高要求,需要大量地下水资源进行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极度浪费。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剩18亿亩多一点,还包括很多贫瘠的土地。且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来说,随着气候的变迁以及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贫乏也是十分严峻的问题。若再纵容高尔夫球场的违规建设,子孙后代吃什么?喝什么?何况这还是发生在一个贫困的山区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