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早产”的症结在哪?

红头文件“早产”的症结在哪?

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红头文件,在老百姓的眼里可是很神圣的。

但甘肃省陇南市的一“红头文件”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发布时间是2009年4月13日,文中却规定:“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0月20日《法制日报》) 

“红头文件”未“出生”就已经开始实施,这样的事情确实有些“雷人”。它首先损害的是“红头文件”本身的严肃性、权威性,其次它损害的就是文件制定、实施部门的公众形象。

这几年,“红头文件”犯错的新闻并不少见,有些“红头文件”囿于部门利益更是被百姓指为“违法之法”,其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国家法律规定冲突,不统一的现象也很常见。国家为此还专门出台过规定,治理和规范各地的“红头文件”。

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用“红头文件”来告知下级单位和公众;当一些维护部门利益企图明显的规定也堂而皇之登上“红头文件”,“红头文件”还能权威、严肃得起来吗?既然百姓都把一些“红头文件”不当一回事了,文件的制定者和发布者也同样可以不把“红头文件”当回事,以至于出现这种“早产”的低级错误。

因此,要避免“红头文件”再出现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不能仅仅是纠正这些错误本身,而应该是从上游开始规范“红头文件”,治理“红头文件”,让“红头文件”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