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积淀着中国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鲜明的本色风骨,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历史必然,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强大的力量支撑,是我们成就过去、赢得现在、开创未来的特有政治优势和强大精神动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获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不竭的打赢动力、厚重的血脉传承。
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穿听党指挥之内核,是塑造铸牢强军之魂的精神富矿
穿越历史的时空,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无序动乱的文革时期,还是“八九风波”的严峻考验、西化分化的渗透侵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从未有丝毫动摇,从根本上确保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一要从优良传统作风中汲取坚持真理的定力。探寻真理、追求理想,不能不说长征。长征之伟大,在于真理战胜谬误、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懂得长征,就不可能读懂中国共产党,更无法理解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魂要从根上铸起,深入学习国史党史军史,发挥贵州红色资源厚重优势,在开发中传承血脉,在弘扬中正本清源;要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的高度统一中,深刻理解把握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逻辑体系、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指示的思路脉络、强军目标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到学之愈久、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坚;要从理想和现实的角度深化“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大讨论,引导官兵在“牢记”中明方向,在“坚定”中砺军魂,在“献身”中勇担当。
二要从优良传统作风中汲取抵御干扰的心力。息烽集中营许晓轩烈士刑前遗言穿透时空仍振聋发聩:“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然这样。希望组织上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和隐蔽战线斗争非常复杂、形势异常严峻,必须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抓好反“和平演变”、反“颜色革命”教育,坚决抵御“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军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抢占思想文化主阵地、舆论宣传制高点、隐蔽斗争主动权;从保持一致的高度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三要从优良传统作风中汲取党管武装的活力。党管武装源起于“4.12”血腥屠杀的惨痛警示,发端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建军动因,奠基于大革命失败的总结反思,形成于三湾改编“党建连上”的整军原则,创新发展于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形成壮大的全过程。贵州党管武装工作根脉深、氛围浓、有活力,长期的实践使我们对双重领导有了深刻认识:自觉服从领导才能保证听党指挥,真诚接受领导就会军地同频共振,主动争取领导必然赢得大力支持,有效落实领导就能互融共享双赢。
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凸显能打胜仗之精髓,是激发催生强军之要的价值引领
能打仗、打胜仗是积淀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承载,是磨砺优良作风最卓绝的考验,是实现强军目标最核心的要义。
一要用优良传统作风引领官兵打胜仗的价值追求。长征中,中央红军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三天一个大仗,无坚不摧、无险不克、绝处逢生,最终走到了延安、走进了北京;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第81师第242团5连官兵成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简易掩体中,许多士兵的手冻结在步枪上无法分开,正是志愿军的一往无前、浴血奋战,最终让世界头号强敌在板门店签署城下之盟。军人舞台在战场,核心价值是打赢。我们要着力强化战斗队思想,像革命先辈那样,军人生来为战胜,当兵就要上战场;要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用能打仗的标准搞建设,用打胜仗的标准选干部;要大力提高实战化水平,端正训风演风考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二要用优良传统作风培育官兵敢打仗的虎狼之气。中华民族千秋武魂,是我们培育虎狼之气的源头活水。“更遣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宣示的除恶务尽的胆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抒发的是有我无敌的豪迈;“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颂赞的是舍生报国的气概。我军优良传统作风,彰显了尚武血性最耀眼的光芒。当年红二、六军团100多名官兵被逼铜仁困牛山,宁死不屈集体跳崖;原贵州军区140团2连副班长萧国宝在剿匪战斗中舍身堵枪口,被誉为前苏联“马特洛索夫”式英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始终是我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重要法宝。实践中我们注重深化这种传承,坚持不懈讲战史、忆英模、话传统,持续开展小兵种大集中、多层次岗位练兵、全要素比武竞赛,利用各种机会把部队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锤炼,砥砺英勇善战的武魂兵魄,锻造敢打必胜的虎气霸气。
三要用优良传统作风激发官兵能打仗的本领恐慌。我们的老帅都是恶仗中拼出来的,胜仗中打出来的。常胜将军粟裕用在谋打仗上的精力非常人可以想象,研究淮海战役方案7天7夜没合眼,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常扎进作战室几天几夜不出门。我们一定要学习革命先辈一生惟战、毕生思战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我国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清醒看到我军“两个不够”的突出问题,强势狠抓军事训练、信息化建设、民兵转型和正规化建设“四项工作”,大力提高民兵应急队伍骨干分队实战化水平,持续深化作战问题研究,努力建设能打胜仗的党委机关,切实提升适应信息化战争、胜任岗位职责遂行使命任务和来实的动真的碰硬的能力。
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汇集作风优良之大成,是滋养夯实强军之基的力量支撑
作风优良,一直都是我军赢得老百姓支持的“资格证”,从来都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也必将是我军实现强军目标的“奠基石”。
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一贯方针。红军当年每到一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敌人到处坑害老百姓形成鲜明对比。长征经过藏区时,贺子珍的弟弟饥饿难忍,在一座喇嘛庙里偷偷拿了一些银元想换粮食吃,事后因违反民族政策、群众纪律被枪决。当年打下上海,广大市民第二天天亮看到大街上、屋檐下整齐列睡的解放军战士,就惊叹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如今,老百姓看军队还是看作风纪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铁的纪律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以铁的要求落实“四个从严”,以铁的举措推进倾向性问题整治,就一定能够带出作风过硬的部队。
二是要传承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的良好导向。革命战争年代看干部,从衣着上是看不出来的。看什么?看打仗冲在最前面的、吃苦抢在最前面的。以前的战士,农民出身占绝大多数,没什么文化,他们认识党是从认识带他们的领导干部开始的,战场上为他们挡子弹、生活中把他们当兄弟、绝境时带他们走出去,由这样的干部组成的党怎么能不让他们铁了心豁出命的跟着走。一渡赤水前著名的青杠坡战斗,在最危急的关头,朱老总提枪亲上一线,陈赓率干部团当普通战斗员拼杀,从这场战斗中走出了两代党的领导核心、3位国家主席、1位国务院总理、5位国防部长、7位元帅和200多名将军。现在,很多干部感叹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兵难带了,费尽心思创造了许多所谓的经验和招数。但不管千招万招,最管用的还是“看我的、跟我上”,有道是,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称职的官。今年以来,落实“八项规定”,纠治“四风”问题,之所以成效显著、大快人心,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领导带头、较真斗硬。
三是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当年,毛主席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底气,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这条路线;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最根本的是践行了这条路线;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最关键的是要坚持这条路线。也许有人很乐观,执政资源、暴力机器攥在手里可以高枕无忧。别忘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人员装备强于我军数倍,开始准备再打八年,然而,战争进程却大大好于预期。其实,民心尽失大厦即倾,根本是“延安”作风战胜了“南京”作风。历史不会重演,但规律可以再现。如果忘却群众路线,等于丢掉执政资格;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当其时。只有按照“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拿起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解决践行群众路线的立场、感情、忧患、能力问题,才能进一步凝聚起致力强军实践、托举强军梦想、实现强军目标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作者为贵州省军区政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