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好中小企业孵化园的新探索

湖南:建好中小企业孵化园的新探索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园,是中小企业微成本创业的基本载体、高效率成长的崭新平台、低风险发展的有效渠道。为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健康发展,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出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平台支撑、集群发展”的孵化园建设新模式。

突出政府引导。政府由“主导”变“引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挥政府职能上的成功转型。开发区在孵化园项目建设中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努力当好“设计员”,重点做好项目规划、政策引导等顶层设计工作。坚持当好“督查员”,重点做好建设质量、企业入园等督促把关工作。真正当好“服务员”,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等提供“零距离”服务。我们已总体规划用地3500亩,创造了3个月征迁3000亩土地、50天实现土地平整、90天建好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娄底速度”。

突出企业主体。激发企业自身活力,是加快开发建设速度,提升开发效益的关键所在。一是让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已引进6家战略投资商,投资9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推动孵化园建设。二是让企业成为建设主体。为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投资商自我加压,抢抓工期,奋力推进,已建成首批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三是让企业成为招商主体。在开发区大力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广大投资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组建招商团队,推广招商政策,实行上门招商,已签订入园协议企业达42家,其中有15家已入园试投产。

突出市场运作。引入市场机制,是实现建设开发中相关资源有效配置,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的“无形之手”。开发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除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外,其他各项建设资金,均借助市场机制运作,实现以园招商、以商养园。同时,依靠市场力量优化经营管理,坚持“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对入园企业除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外,其日常经营管理均由投资商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突出平台支撑。打造入驻速度快、配套服务优、金融扶持强的孵化平台,才能使广大入园企业做到投资少、投产快、回报大、风险小。开发区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已在孵化园建成“五纵五横”10条道路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工程。努力强化劳务保障,建成集信息、培训、管理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可满足园区企业5万人的用工需求。有效提供金融扶持,在全国首创“中小企业入园贷”,进入孵化园投资创业的中小企业,无须提供抵押即可直接申请贷款。

突出集群发展。产业集聚是中小企业创业园壮大的必然选择。根据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我们科学制订产业规划,落实集聚中小企业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形成产业集群。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三一中兴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薄板深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四大产业为重点,切实加快孵化中小企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打造新型工业,真正实现孵化园由“小集中”到“大集聚”的裂变,由小企业到大产业的提升。

(作者系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

本文关键词: 梁立坚 中小企业孵化园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