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缺钙”的共产党人

不做“缺钙”的共产党人

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不做“缺钙”的共产党人,我们认为,要把握十个字,即信仰、宗旨、信念、理想、纪律。

信仰: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信仰问题,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内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穷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那种情况下,对多数人来说,精神追求只能是奢谈。近些年出现的精神迷失、信仰迷失,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与百年来中国人饿怕了、穷怕了可能也不无关系。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均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也有必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500万党员的执政党,党的信仰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性地影响着全国人民的信仰和追求。

西藏的宗教氛围比较浓厚。在这样特殊的地方,广大党员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立场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观点不正确,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说朗达玛灭佛,在一些人眼中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据说他今生灭佛,是前世当牛时立下的恶誓。其实,当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的时候,朗达玛灭佛也好,“三武一宗”灭佛也好,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绝对不像有些历史书所说的那么简单。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政权都不会对教权的威胁置之不理。这件事也提醒我们,看西藏历史文献书籍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过去许多书籍的作者是宗教人士,他们的立场、观点不言自明。

坚守马克思主义,就要辩证地看待宗教。以佛教的教义而论,本来应该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如“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能做到这些并没有什么不好。因此,我们党历来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群众可以选择信仰宗教也可以选择不信仰宗教,可以信这种宗教也可以信那种宗教,并且鼓励群众理性地对待宗教。有的信教群众在孩子升学考试时去烧香拜佛,这已经不是理性而是迷信了。再如佛教有“五神通”说,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这个说法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都有。说人们经过修行,心智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是相信的;说这种变化达到了点石成金、变火为水、隔墙取物、自在飞行的程度,我们是不信的。

宗旨:为人民服务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说:“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充分认识和把握唯物史观,认清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对认清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民族的早期历史都和神话有关,藏民族的历史由于千余年来宗教的介入,一些说法就更具神话色彩。一些描写西藏历史的书说,西藏是观世音菩萨的教化地,当年与罗刹女结合而成为藏族祖先的猕猴是观世音的化身,著名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观世音的化身,历世达赖喇嘛是观世音的化身,西藏的历史当然是这一系列的神或半神半人的人创造的。十四世达赖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自治区党委要求广大党员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自觉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划清界限,绝不能抱任何幻想,绝不能有任何动摇,绝不能阳奉阴违,绝不能患得患失。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西藏的历史,只能是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民创造的。即以藏文化论,它不仅有宗教,还有建筑与工艺美术、藏医与天文历算、藏戏与歌舞艺术、名胜与文物瑰宝、民俗与传统节庆、传说与民歌民谣。当然,由于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许多文化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可以肯定地说,布达拉宫的建成,决非某喇嘛一人之力。

郭沫若的《殷契粹编》讲到一个甲骨文字,释为“夔”。据郭沫若、王国维考证,“夔”即商朝人的祖先帝嚳。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这个字被写成了一个猴子的形状。我们由此想到了藏族起源的传说,猕猴与罗刹女的故事。我们知道,神话传说中都蕴含着某些历史的真实,也许,猕猴与罗刹女就代表着古代两个不同的部落,猕猴是外来的部落,他与罗刹女的结合,实际是两个部落的融合。我们不是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不敢确定商朝人的祖先帝嚳和猕猴到底什么关系。但昌都的卡若遗址告诉我们,这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同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汉族和藏族同属蒙古人种,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则是不争的事实。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增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意识。

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眼睛向下看看。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区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和农牧民群众结对认亲,就是眼睛向下的具体体现。日前,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邀请结下的亲戚到家中做客,拉近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结对认亲关键在认亲,认亲关键在交心,真正把对方当自己的亲戚。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