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空间:强基层 优服务

七一空间:强基层 优服务

核心提示:“七一空间”是基层党群建设创新综合体,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种尝试,也是南海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党组织如何创新服务机制,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性,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最终实现捍卫基层的载体和平台。

“七一空间”是基层党群建设创新综合体,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种尝试,也是南海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党组织如何创新服务机制,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性,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最终实现捍卫基层的载体和平台。

“七一空间”倡导的是“家·南海,心·服务”理念,实施党建引领的“7+1”模式服务社群,强调党组织要外树形象、内优服务的新作风与新举措。作为一个区、镇、社区三级联动共建的服务平台,它更有着创新、发展和凝聚的作用,让基层党组织学会在统筹中发挥党组织力量,将党性如彩虹般折射出去,使人民群众从心里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情,切实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南海。

“七一空间”于2013年6月25日揭牌至今已经有半年了,在这段运作期间,南海探索前行,借力于NGO督导和培训服务,致力打造一个党员社工化培训和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7大服务计划(党员先锋、党员社工、村官成才、社区精英、长者关爱、牵手圆梦、家庭乐活)的内涵,用心将项目做精做细。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领导说,基层党建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基层构建新型党群关系。在南海,尤其在“政经分离”之后,党组织如何作为核心去统筹引领各个组织,协调协同为基层服务,南海一直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南海“七一空间”把基层党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很多理念融在一块,同时又巧妙地凸显出了党的核心引领作用。“七一空间”的启用是南海引领基层党建创新,深化“家·南海”概念的又一次大胆探索。

贴心服务

“七一空间”借力NGO服务组织,以家庭综合服务为平台,服务人群包含老、中、青、幼的外来和本地常住人口,服务项目又以贴近居民需求来开展的“德智体美劳”课程和小组。

“七一空间”的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七,早上九点至晚上九点,进一步优化了居民来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与便利,让广大居民可以适时适宜地享受到贴心的服务。

吴艺深老师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优秀的技能,他能歌善舞、乐于参与义工服务。从“七一空间”开放至今,他每天都会到中心走一走,用他的话讲“已经将这里当成为自己的一个家”,在这里有社工可以与他交流新理念,有书本报纸可以知晓国情,有电脑可以学习新知识与新项目,有同龄人与他谈天论舞话说当年,有青少年可以让他重拾技能,这一切一切都让他在“七一空间”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价值,使吴老师在社工服务中找到了精神的力量,重新享受退休后的欢乐人生。

李永耀伯伯退休在家,家里的儿女都长大了,平时工作非常忙碌,自己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太多,退休在家的生活很沉闷。直至到了“七一空间”,他找到了生活的重心点。就如李伯伯说的那样,这里的社工和干事们比儿女还亲切,可以手把手地教他学习电脑知识,让他学会了上网、上QQ、看新闻、发微博、玩游戏,现在回家他可以很潇洒地跟儿孙们谈论他们有兴趣的话题。另外一些手工班、亲孙班和养生班都很让他受用,现在除了按时参与电脑学习班之外,还经常参与其他活动和讲座,李永耀说,“七一空间”真好,在这里他享受的全是免费服务,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在“七一空间”里,大家都亲切地叫谭伍女义工一声“五姐”。五姐的专长是跳健身操,她已经在这里从事了两个季度的义教了。五姐经历了一开始的热情到困惑再到感悟,收获了许多满足与享受。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五姐未了解组员的情况,一腔热情地教跳舞,结果是有的跟得上有的跟不上,最后成了“群魔乱舞”,组员的热情上不来,抱怨也多了,五姐自己也是满腔的委屈。这时社工便介入了,很耐心细致地跟她分析情况,并传授一些技巧性的服务手法,让五姐领悟到学与教的灵活性与技巧性。接下来,五姐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细心观察每一位学员,并根据不同的学员给予不同的指导,渐渐地学员的学习情绪上来了,与她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建立得非常融洽。现在的五姐可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义工导师,在这里她学会了沟通、了解、包容和技巧。

周家琪是一名青年义工,参与中心义工活动已经有五个多月了,经过暑期的一些义工培训和多次参与服务,由一个腼腆害羞的小女生,转变成为一个自信自主、能主动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快乐义工。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