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号文件:“饿肚子”岁月不能忘(2)

关注一号文件:“饿肚子”岁月不能忘(2)

■亮点二:重数量和保质量并举

从保全部、保所有品种转变为保谷物、保口粮。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民以食为天,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必须高度重视粮食数量。粮食数量有保障,“吃得饱”才有保障。

过去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强调保全部、保所有品种,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必须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就是保谷物、保口粮,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必须明确,绝不能因此以为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了,粮食生产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了多方面的部署。强调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确立粮食面积底线等政策措施。

我们不能一边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增产粮食,一边又在嘴边大量浪费粮食。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措施,减少粮食生产、收获、储存、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必须高度重视粮食质量。粮食质量有保障,“吃得好”才有保障。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今天吃饱吃好,更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将来也能吃饱吃好。

保障粮食质量,就必须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

■亮点三: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

党的富农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多打粮食的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今年,我国将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油菜、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要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要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