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不拿枪的敌人

读《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不拿枪的敌人

核心提示:原标题:不拿枪的敌人  最近读了天津作家李唯的中篇小说《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产生一些感慨。“拿枪的敌人”指国民党的有形军队,而“不拿枪的敌人”当时是指国民党的特务以及隐藏的反对共和国新生政权的敌对势力。

原标题:不拿枪的敌人

最近读了天津作家李唯的中篇小说《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产生一些感慨。刚看到题目挺奇怪的,刘青山、张子善不是被我们政府作为腐败分子枪毙了的吗?怎么会被暗杀呢?历史就是这么奇怪,作家李唯在尘封的档案里发现他俩当年居然是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对象,因为他们位居天津地委书记,是中共的高官,便有了一连串“暗杀”的故事。当然,最后暗杀阴谋失败了,失去民心的国民党很难在大陆建立他们的群众基础。记得毛泽东有句非常经典的话,“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拿枪的敌人”指国民党的有形军队,而“不拿枪的敌人”当时是指国民党的特务以及隐藏的反对共和国新生政权的敌对势力。

60多年过去了,共和国的政权稳定了,当年那些“不拿枪的敌人”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是威胁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敌人依然存在。这个不拿枪的敌人就是腐败。小说《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以诙谐冷幽默的叙述方式,清晰地展现了这个不拿枪的敌人比那个拿枪的国民党的特务要可怕得多,也要顽强得多。国民党特务费尽心机要暗杀的天津地委的一号人物、二号人物,在灯红酒绿面前,在金钱女色面前很快缴枪了。

小说当然是一种虚构,但是在虚构的同时,又是脱离不了现实生活,当年刘青山张子善没有倒在敌人枪下,而是死于无形的敌人——腐败。从某种程度说,他们变成了共产党的敌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共产党才意识到不拿枪的危险一点也不小于拿枪的危险。刘青山张子善腐败的基础在今天不仅没有垮,反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些个不拿枪的敌人升级换代,变得更强大、更狡猾了。反腐防腐,任重道远。

大到一个政党,小到一个人或一个公司,在奋斗的路途中,必须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必须有朋友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草创阶段,你不可能拥有很多的资源和人脉,要借用人家的资源和力量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等你成功以后,你的敌人自然会出现,因为你的出现,可能占了人家的资源,分了人家的蛋糕,或者挤缩别人原本宽敞或者独自拥有的空间,让人家感到了某种威胁或者不舒适、不自在。总之,你成了别人地盘的入侵者,你成了敌人。甚至你当年的朋友也成为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成功、成长慢慢超过了他们,你的优秀让他们面子上挂不住,不自在,也同样影响他们的生存。

另一方面,在你的身后还有一些奋斗者,他们的明天就是要坐上你现在的位置,他们视你为偶像的同时,同时也视你为假想敌。这样你就面临挑战,超越、击溃、打败或避掉这些敌人,你就会拥有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总值的提升和地盘的扩大。当然,你也可能被敌人击溃、收编、吞没,你也因此丧失了自己。

一个奋斗者,一个不甘落后的人,一个愿意向前走的人,总会遇到障碍,都会遭遇到敌人。出现敌人是必然的,敌人也是必须的,乡村社会比之城市文明为什么相对稳定和谐,就在于乡村的上升空间小,面临的敌人要少。走出乡村,其实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敌人,有了要超越的对象,他就会刺激你的力比多(1ibid°性力),唤起你的潜能,释放出所有的战斗力。所谓鲇鱼效应就是敌人效应。那些移民城市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涌进异乡的鲇鱼,那些饥饿的鲇鱼。

强大的敌人毁灭对手的同时也会造就强大的成功者,你的敌人越来越强大说明你的力量越来越大,你距离理想也越来越近。

当然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个不拿枪的敌人如影相随,隐藏在你体内,时时诱发你的惰性、你的贪婪、你的颓废、你的腐败、你的恶劣、你的疯狂、你的反人性甚至反人类,把你带向病态、死亡和肮脏。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实是说在没有敌人、没有对手、没有牵制、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容易自我陶醉、自我丧失导致自我戕杀。

忧患是拿枪的敌人,安乐和腐败是不拿枪的敌人。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