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

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

摘要: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了一个《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随机采访名人、路人“你家的家风是什么”,成为马年伊始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共话题。   总体而言,我觉得“家风是什么”比“你幸福吗”这种大而无当的提问要靠谱,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了一个《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随机采访名人、路人“你家的家风是什么”,成为马年伊始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共话题。 

总体而言,我觉得“家风是什么”比“你幸福吗”这种大而无当的提问要靠谱,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家风是什么”,对今年的年轻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家风”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仿佛只存在于描写豪门恩怨的影视剧中,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因此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

简单地理解,家风就是家教,中国人一向很重视。民间骂人“有娘生没娘养”,就是说一个人缺乏家庭教养。这是很重的骂人话。  

像我这样年过四十的人,记忆中多少还残存一点家风的影子。记得我父亲经常拿出来教导我和我哥的一句话是:“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父亲还常劝我们做人要淡泊名利,知足才能常乐。我的性格中随遇而安的东西比较多,属于钝感力超强的那种人,遇上天大的事也能倒头便睡,这不能不说是拜家风所赐。遗憾的是,父亲的勤俭持家我没学到手,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经常把自己弄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一些名人接受央视采访,说到自家的家风,姚明的回答是“诚实”,莫言的回答是“重视学习,与人为善”。我觉得这些回答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家风的碎片。严格说起来,中国传统的“家风”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最能代表中国古人家风的文本,当数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细读这两个文本,大致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观层面的格言警句,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是待人接物方面的经验或教训,比如“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三是一些持家、处世的具体做法,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  

囿于时代局限,古人家风中也有一些在今天看来属于封建糟粕的东西,比如《朱子家训》中,就告诫家中的妇女不能浓妆艳抹,老婆太漂亮了是家庭的不幸,这显然属于带有陈腐气息的偏见。但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家风传递的价值观是积极的,无论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还是怜贫惜老、诚实守信,这些道理在任何时代于匡正世道人心都是有益的。尤其是事关子女教育的内容,比如《颜氏家训》有云:“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这对于今天那些溺爱子女的父母,无异于醍醐灌顶。  

家风之不传,有专家认为源于当今社会传统家族、家庭的解体,在一个三五口人即构成“家”的“小家庭时代”,宗族或家族文化不再是主导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力量。这只是原因之一。不必讳言,家风的式微,也与特定历史时期传统文化被大面积破坏所导致的传统价值观普遍迷失有关。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圈中,一些优良的家风依然得到了较好传承,从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风格中,往往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家教家风。  

某种意义上说,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对社会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它影响着一个人从家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家风正,则社会风气自然得到改善。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