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所谓“西化”,就是要我们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西方那样的垄断资本操控下的多党制和私有制。所谓“分化”,就是分裂中国,企图分而治之。他们意在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达到其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在国内,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打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幌子,鼓吹西方的政治制度,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他们看不到当今世界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事实,却在宣扬中国只有接受西方“普世价值”,与西方宪政制度接轨,才是改革,主张走西方的路。这些错误思潮和观点瓦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危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内价值取向复杂多样的态势,如何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这又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近代世界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维度,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强调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我们进一步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遵循。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任何道路如果不与具体的国情相适应,就会水土不服,注定失败。要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艰难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不是要走别的什么路,而是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别有用心的。一定要有政治定力,善于明辨思想上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没有好的制度,国家难以实现善治;没有卓越的制度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会落空。只有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统一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既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又要有效提高制度执行力,也就是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我们在提高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征程上,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发扬担当精神,紧紧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有效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西化分化陷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再创辉煌。
(作者: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