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一桥飞架中欧(3)

记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一桥飞架中欧(3)

二是在德国发表演讲之后。主持人意犹未尽增加了提问环节。国防预算、南海争端,问题接连抛出。

“我们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我们也再不能重复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不怕事,有关我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事情,当然要坚决捍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里昂,一座不起眼的建筑,曾留下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革命先辈的足迹。怀揣着救国图存梦想,他们一路向西,探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路。

徜徉在整洁的陈列厅,习主席不由放慢了脚步。泛黄的照片上,一个个目光坚毅、风华正茂。他们日后或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领军人物……

凯旋门。一段同历史的无声对话。

习主席走向纪念碑,为阵亡将士敬献花圈。阳光打在肃穆凝固的天空、军号悠然而起。

挂满勋章的二战老兵,那清癯的脸上,写满了刚毅和自豪。

国防部老兵事务部长告别时候说:“一战时很多中国人来帮助我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

习主席说:“现在和将来都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一座增长繁荣之桥,把中欧两大市场连接起来

大国崛起的历程,必然是走向开放的历史。

当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蔓延肆虐,中国以实际行动同欧洲共克时艰。患难见真情。对中国的开放进程,欧洲给予了更多期待和信任的目光。

习主席此访,适逢欧洲经济走向复苏之时。

访问期间,中国同四国累计签署110多项协议,700多亿美元。对两场签约仪式,印象尤其深刻。

法国,签约仪式耗时颇长。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法合作春意满园。联合研发、联合投资、联合生产、联合开拓国际市场。比大单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从合作深度中折射出的相互信赖。

德国,很多记者抓拍了两国领导人低声交谈的镜头。每签一个项目,默克尔常会补充几句合作背景。中德签署关于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德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默克尔对习主席幽默感叹:“欧盟对外一个声音说话,但也像在一个班上念书的孩子,看到好的东西也希望去争抢。”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梳理双方合作的主题变迁,过去中国到欧洲招商引资,现在是欧洲纷纷来中国招商引资。贸易流、人才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短短几十年间,沧海桑田。

一路走来,习主席对中欧务实合作望闻问切、有的放矢。

荷兰,国虽小,能量大,连续11年保持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荷兰国宴,云集200多位各界精英,一一唱名,握手交谈,他们对深化合作强烈渴盼。

400多年前,西方掀起第一波中国热,荷兰商船载着茶叶、丝绸、瓷器,打开了欧洲市场。“可以说,荷兰是中国同欧洲相互认识的窗口,也是中国同欧洲开展合作的门户。”同吕特首相会谈时,习主席把现阶段双方合作重点放在了“最关乎民生的农业和水利问题”上,希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