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回答解决好三个“谁”和三个“什么”的问题

重庆:回答解决好三个“谁”和三个“什么”的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回答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三个“什么”是江泽民同志在我们党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时提出的;三个“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三个“什么”和三个“谁”的问题,是事关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重大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回答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

回答解决好“为了谁”和“入党为什么”的问题,必须坚持为民宗旨

“为了谁”和“入党为什么”,反映的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鼓励全党:“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一个只有53人的小党成长为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正是因为我们党与民同根同生,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特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入党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响亮地回答了“入党为什么”的问题。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明确,但也有一些同志没有回答解决好“为了谁”和“入党为什么”的问题,淡忘了入党誓言,淡忘了为民宗旨。有的人甚至疑问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还讲不讲”,社会主义“还行不行”;有的对人民群众作风粗暴、态度冷漠,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有的眼睛只看上头、不看下头,不怕群众不乐意,就怕领导不满意;有的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不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这些都已远离我们党倡导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人的宗旨背道而驰。

回答解决好“为了谁”和“入党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为民宗旨。要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各级党组织要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目标。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民为亲、以民为友,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健全为民服务的机制,问需于民明方向、问计于民定良策、问政于民察得失,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关注好征地拆迁、土地纠纷等群众诉求集中的民意问题,真正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