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甲午战争日本“解放中国说”:明清易代没有中断中华文化 (2)

驳甲午战争日本“解放中国说”:明清易代没有中断中华文化 (2)

除了清兵入关后的短暂时期外,对华夏治统与道统的认同是满族贵族集团入主中原前后的文治主流。他们以中华文化的当然继承者自居,自觉接受儒家文化,努力实现治统与道统的合一。

努尔哈赤对儒家文化掌握程度相当高,不仅熟悉“中国知识”,还能读书识字,尤其爱看《三国》、《水浒》。他不但自己主动学习儒家文化,而且还请了一个叫龚正陆的汉族知识分子负责给自家子弟讲授。进入辽沈地区后,他更是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强化和加深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并用以指导政权建设。如注重对儒家伦理的吸收,正式提出效仿明朝建立行政管理制度,重视在八旗教育中引进儒家文化等。努尔哈赤曾对家人说:我们家族的历代子孙都应当懂得孝敬父母、敬重兄长。“孝悌”正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他第一次以法令形式宣布将儒家“三纲五常”思想作为施政指导,并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他接受了汉族知识分子提出的“勤学问以迪君心”主张,积极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大兴汉文典籍翻译之风;采纳汉族官员提出的“渐就中国之制”的政权管理理念。

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政权接受儒家文化的进程自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已经开始。历经顺治、康熙朝,在汉族士大夫与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顺治、康熙二帝也被塑造成为受到中原民众认可的圣贤君王。

顺治、康熙二帝均是在幼年即位,可塑性强。因此,汉族士大夫本着“君心正则天下治”的理念,积极推动最高统治者学习儒家文化。顺治二年三月,大学士冯铨、洪承畴就以“上古帝王奠安天下,必以修德勤学为首务”为由上疏顺治帝,要求在帝王的教育中注重儒学训练。此后,一大批汉族官员纷纷请求皇帝及早举行经筵大典,要求最高统治者将儒家经典,尤其是理学要义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根本手段。到康熙帝亲政以后,以熊赐履为代表的汉族官僚中的有识之士再次呼吁最高统治者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践行理学经典。

确立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是清王朝入关后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实施政治统治的必然需要,顺治、康熙二帝对儒家文化均采取了主动态度。作为满族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帝王,顺治帝在亲政后,对吸收和借鉴儒学更为积极。九年,顺治帝以“临雍释奠”的方式公开表达对孔孟之道的崇奉。十二年,他又明确提出帝王治理天下,要以文教为先的政治主张。

如果说顺治帝还谈不上对用何种思想资源来进行政权建设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而康熙帝则不同。康熙帝自幼即有志于学习儒家经典。他在用儒学作为身心修养的同时,又积极将它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去。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康熙帝亲自撰写《日讲四书解义序》,明确提出“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这就实际上是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向全国明确了要将儒家道统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而康熙帝本人遂名实相符地成为汉族知识精英心目中实现“道与治之统复合”的理学皇帝。从总的历史趋势看,到康熙中叶,清廷逐渐实现了政治儒学化,与此相伴的是,清朝政治完成了由满洲传统政治向中原政治的历史性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政权儒学化过程中,满洲贵族内部掀起了学习理学要义的热潮。譬如,原本对汉文化不感兴趣的孝庄太后,在读到《大学衍义》时,对理学的基本主张表示赞赏,宣称,人主“代天理物,端在躬行;致治兴化,必先修己”。国舅佟国维,“不以揽权为要,暇时惟延学士讲文艺以为乐”。

清朝统治者积极、认真、执着地实行政权儒学化,全面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文化。顺、康二帝及其后继者由此汲取着丰富的政治智慧为治国经验,卓有成效。尤其是康、雍、乾祖孙三代精心合力缔造的王朝盛世,堪比汉唐,超越宋明。明清易代,中华历史文化一如既往地得以传承与发展。

奇谈怪论美化日本侵略

以上历史事实说明,清王朝是一个由明王朝统辖下的周边民族与地方政权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即便将其视为“夷狄”,也改变不了她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境内民族的性质。如同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周边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一样,最终仍然要接受高于自身的中原文明,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因如此,清王朝作为取代明王朝而建立的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满族作为明清易代之际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不但没有灭亡中国与中华文化,相反,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次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某些日本学者、政客与媒体在明清易代问题上炮制的各种奇谈怪论,经不起史实与逻辑的拷问!

事实胜于雄辩,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民扩张的大陆政策的产物,是一场日本阴谋策划和悍然发动的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尤令中国人民永志难忘的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变本加厉地侵略与掠夺中国,成为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苦难的最凶残的帝国主义列强之一。某些人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美化、包装成“解放中国”、“光复中原”,为中华文化恢复“正统”之战云云,纯属自欺欺人、别有用心的无稽之谈。说穿了,这只不过是他们为侵略中国的日本战争狂人所提供的借口而已。(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朱昌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