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都绕不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各国长期以来都在致力有效破解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又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意义更重大,难度也更大,更需要研究解决一系列特殊的复杂问题,更需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需要努力把握和运用改革规律,以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民事业发展。
( 一 )坚持从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古往今来,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多种理论学说和多种实践模式,我们要注意学习研究人类社会和当今世界各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一切有益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做法。但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世界上没有一种经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我们必须全面、真切地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及其内在要求,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势,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符合当今时代我国国情的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科学理论、具体做法和实践模式,既决不简单搞拿来主义,也决不搞固步自封,要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创造、有新的发展。
( 二 )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注重实效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吸收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智慧作出的正确历史抉择,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客观进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如期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空前的壮举,也是需要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其中,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还有一系列棘手的矛盾和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这需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攻坚克难,但对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项,决心要大,步子要稳,包括对下放权力的改革方向要坚持,行动要坚决,但下放权力的范围、步骤、方法,应与政府宏观调控、监管能力和法治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特别要加快法治建设,使社会经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避免重蹈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不良循环。
( 三 )坚持两只手都要硬,有效配合,优势互补,把更加重视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都不可或缺,也决不可分割。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对的、有害的。一方面,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的功能和长处,增进社会经济活力和效率,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必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以更好发挥政府的功能和长处。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四 )坚持准确界定两者功能,区分层次和领域范围,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个不同领域,在宏观、微观不同层面,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程度、方式、形态应有不同,需要深入研究和准确界定,防止二者功能错位、越位、不到位,避免发生错误和损失。在经济活动微观领域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必要的、可行的,在其它领域则要正确、合理把握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范围、程度和表现形式。这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大问题。
( 五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政府和市场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全面改革的关键问题。这两者关系的理顺和调整,关联到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势必关联到上层建筑领域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必然会涉及到其它各方面改革,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协调、相适应。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因此,必须统筹设计,整体谋划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也才能顺利推动整个改革进程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