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印度讲话透露中国哪些战略利益

解读:习近平印度讲话透露中国哪些战略利益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强调“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彰显了中方对中印关系的重视,在印度洋再次刮起一阵“习旋风”。

那么这次讲话透露了哪些信号?中国提出“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出于什么考虑?它的战略意义何在?有关专家认为,习近平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中方的战略布局及中印共同的利益契合点,印度洋地区是战略要地,中方在与印度进行经贸往来、区域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多极化等方面中国都将积极作为,寻求更大空间。

1

国家安全:

绕不开的海上通道

习近平对印度的访问,可算是周边外交格局的重要一站。南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新经略重点,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当今全球90%的洲际贸易和2/3的石油供给都是通过海路运输的,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占全世界总量的一半。开拓印度洋出入口,也就对贸易运输通道有了话语权。

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叶海林认为,“印度洋是我们绕不开的海上通道”,这也是我国分外重视此地区的核心因素之一。通过打通中国内陆的出海通道,可以实现边疆内陆“沿边开放”和“对海开放”两翼齐飞的开放新格局。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旭向记者介绍,我国一半以上的原油靠进口,其中大部分又必须通过印度洋航线。因此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对我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2

经济利益:

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中印作为亚洲两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新兴经济体。习近平在演讲中也提到,南亚是充满希望、潜力无穷的次大陆,可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后出访的第一站就是印度,中印共同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倡议,各国联动发展未来可期。

“南亚地区是世上仅剩的两块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之一。”叶海林说,我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大重要经济体,彼此间的合作可为双方带来巨大利益。

王旭说:“习主席在外交工作上的一大特点是务实合作,在经济方面展开合作的都是十分成熟可行的。”他认为,中印之间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在资金、技术、人才上有大量的储备和优势,这都是我们在合作中可以交流的。“比如铁路的合作,我们不一定要搞高铁,我们可以帮助印度进行旧有铁路网的改造,解决他们实实在在的需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