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新阶段,把增长速度调整到合适的“挡位”,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正在成为新常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有机统一,保持政策定力,创造良好的发展预期和透明的宏观政策环境,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协商和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倡导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正在成为新常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正在成为新常态;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正在成为新常态;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使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让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正在成为新常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