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中国政治的新常态

依法治国:中国政治的新常态

摘要: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载体。过去30多年我们让人民富起来,未来30多年要让人民、国家、政府文明起来,这更难,也更重要、更根本。

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状态,开始着手构建长期执政、长治久安的长远乃至永久性的制度安排。通过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将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常态,党也将实现由传统的革命党向更规范、更成熟、更自信的现代执政党转型。从过去习惯暴风骤雨搞革命到走上正常的法治状态,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成熟,也标志着我们国家改变了过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这是最顶层设计思想的大变化。

四中全会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过去主要用法律管别人,现在开始更多用法律约束自己。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载体。过去30多年我们让人民富起来,未来30多年要让人民、国家、政府文明起来,这更难,也更重要、更根本。

因此,四中全会的重要性就在于开创了中国政治的新常态,这可能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型。能不能成功实现此次转型,以下几个方面很关键:

一是真正实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实施民法、刑法、经济法等都不难,甚至行政法落实起来也不难,难的在于落实宪法。因为宪法要约束权力,要保证人民的基本人权,但人权和权力有时会冲突。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公报里明确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表达了实施宪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二是落实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四中全会首次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大框架里。中国共产党有8600万党员,如果没有规则,怎么领导人民依法治国?

三是保证法律规范的充足供应。目前,很多需要立法的重要领域还缺乏相关法律,只能靠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甚至规章、文件来填补。因此,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依法治国新要求。

四是党如何领导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四中全会特别提到下一步党如何领导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需特别重视法治意识的培养。四中全会提出,法治教育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守法意识,培养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