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也就是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新常态所要求的创新驱动要实,实就实在产业化创新。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既包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包括高科技产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为此,需要由模仿和引进创新转向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由跟随创新转向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引领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向以科学发现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标志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并充满活力,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重点,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等。
惠民生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供给推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动力已发挥到极致,供给推动力、外需拉动力都在减弱,收入差距扩大也使发展动力出现衰减。这就对转换发展动力提出了紧迫要求。针对需求拉动力长期不足的问题,应改变过去低收入阶段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应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拉动力突出表现在民生改善上。其中,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再加上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从这些民生改善中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明确的是,把惠民生作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并不排斥投资。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事业发展都需要投资,这是服从于消费拉动的投资拉动。
总的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个系统,我国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只要这些新常态都能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就不仅可持续,而且是高质量的。
(作者:南京大学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