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要注重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
古人云:“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使党员干部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廉政境界是有层次性的。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价值观,注重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自觉筑牢预防腐败、保持廉洁的防线,永远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宋人吕本中所著《官箴》的开首之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最重,一曰清、二曰慎、三曰勤。”三事清为首,为官清最重,官清民自安。培养出一个令群众满意的好干部不容易,保持干部持续好需要干部自身过硬,要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清廉,保持谦虚谨慎,保持勤与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在群众心中有地位、有威信、有感召力和号召力,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唐太宗百字箴言中说:“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则富贵可久矣。”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注重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不妨经常借鉴一下唐太宗说的这一番警世恒言,应该大有好处。无数事实证明,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只有无私无畏,志存高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历史上司马衷吃喝玩乐,石崇奢侈淫逸,陈叔宝日夜升歌,陈友谅追求奢侈,最终落了个亡国的下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借鉴,时刻警醒自己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做到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无私无畏。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什么金钱地位,什么荣华富贵,什么美酒毫宅,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纵有家财万贯,也不过日食三餐,夜眠五尺;只有被人民所信任、拥护和支持,才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真正肯定,纵然不流芳百世,但总不会遗臭万年。明白自己是为党为人民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时,才能做到让自己敦方诚信,永葆气节,自律自治。常怀敬畏,怀德立身,才能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所谓“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攘攘为利往”,道出了我们凡人一世庸碌。但是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事事都像普通人一样为利来、为利往,混迹于物欲横流的普通世界之中,那么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永葆共产党人的气节,如何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古人尚且说做官要清、慎、勤,更何况是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然选择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就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以及所面对诱惑时应该如何坚持党性、坚持原则、坚持自律,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抵制诱惑,拒腐防变,那正确的答案和做法就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干部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注重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希望,也才能做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经受住时间、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廉洁自律之境界必须从严格要求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抵制“第一次诱惑”做起。正所谓“官惟明,莅事为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可以理人”,党员干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严格的廉洁自律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人格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