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张丽辉(郑州悉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对于行业潜力再挖掘,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企业。对传统企业来说,应该站在“互联网+”的角度,以企业为核心融合互联网。传统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个误区是认为传统企业在市场上属于过剩经济,还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的技术与欧美国家竞争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但我认为,针对某个区域是过剩的,放在全球范围内则不一定过剩,放眼全球很多发展中国家需要我们中国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互联网+”刚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帮助传统企业通过互联网把产品推销全球,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李洋:从今年开始,我们省把互联网+智能制造当作下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大省的主攻方向。目前,正依托专业研究机构在做互联网+智能制造规划,并以大型企业为重点,根据制造业的特点分别推进数字化示范和数字工厂试点项目,针对中小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发挥云计算作用,面向中小企业进行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过程、项目服务、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多层次信息化服务。再有就是推动互联网运营创新,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工业创新新模式。
赵凌志(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中原数据基地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大家都知道,最初的网络传输是依靠电话线来实现的。电话线是由铜线构成,我们发明电话的时候主要是用来传输语音的,没想到20年、30年后网络的需求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通过这几年的改造,我们的通信网络正快步迈向光纤化,而且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光纤化的优势在于传输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棒。除了网络畅通,“互联网+”还需要数据支撑,中国联通的中原数据基地内,已经有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服务器。
赵书贤:“互联网+”时代,我们政府应该做什么?正如美国一个经济学家所说的,一个地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可靠的产权制度、科学决策、发展融资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通信四个条件,这也是降低交易成本必须要做的事。下一步,我们为产权制度的保护也好,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也好,发达的融资环境也好,都需要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和决策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发展环境。相信随着认识不断提升,环境不断优化,“互联网+”一定会在高新区继续结出更大的硕果,为河南传统产业提升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互联网+”连着你我他幸福生活扑面而来
王亚伟:当你外出时突然想起来家里还煮着排骨汤,没关系,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关闭燃气阀门避免火灾发生。当你上班时老妈从外地过来看望自己,而你又不方便回家,没关系,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就可以开门并给老妈烧上一壶热茶。互联网+智能家居正在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李志刚(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什么是“互联网+”?比如汉威正在与郑州高新区合作探索的智能水务,家家户户水龙头里都会安装专用芯片,用于感知即时水压。如果发现过低,则将数据传递给云端,云端再自动反馈给小区泵站要求加压。如此智慧的生活,是不是很科幻?再比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如果能在尿不湿里放上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感知,就能知道小孩什么时候尿了该换尿不湿,这些数据还会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就是数据挖掘,他今天什么时候尿、明天什么时候尿、隔多长时间尿等,以此预测下一次尿的时间,从而得出小孩的作息规律,把这些数据传到手机客户端实时监控,这就是移动互联网。
郭凯(河南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需要有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来支撑我们的梦想,这就倒逼教育改革,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机遇。随着IT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的教育,可能不会是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固有概念,而是根据我想从事什么工作、关注什么领域,倒过来思考我需要什么知识结构,从而选择相关的线上教育、实体教育。这样基于人的、基于职业需求去构建整个的知识结构,这对当下的教育是一种颠覆。
杨永生(腾讯·大豫网总裁):前段时间,河南省跟腾讯签署了“互联网+”的协议,在包括郑州在内的5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未来出入境、医疗挂号、违章查询等业务都可以在手机上办理,这可以大大提升办事效率,“互联网+”之所以说可以优化我们的生活,我认为就是提高重组效率。下半年,腾讯打造的创业基地也将在河南落地,这是互联网+创业,将把我们的一些中小合约企业、中小创业团队融合在一起,跟政府包括运营机构、外界资金、腾讯的流量支持进行对接,从而起到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
(本报记者鲍铁英 王磊 陈学桦 谭勇 宋敏 郭戈 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