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入推进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探讨
党的十八大提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针对当前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在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强化治标的同时,应固本强基,加强制度、监督、教育的力度,加大治本预防作用,以“六铁”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以“六教”营造敬廉的社会环境。
(一)“六铁”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
1、铁的原则确保群众信访问题有效落实。案件查办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落实到维护群众利益上。保证群众的信访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实行群众满意原则。对群众署名信访件,反馈后群众不满意,可举行听证,听证之后群众仍不满意的,可要求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对匿名举报的信访件要到当事人单位以会议形式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的监督,有新情况、新反映的,补充进行调查,直到群众满意,确保信访问题调查不留死角,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2、铁的拳头确保案件查办有足够震慑。反腐有没有震慑力,能不能赢得民心,关键要看惩处力度与效果。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那些位高权重、有来头、有背景、有能量的领导干部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那些职务虽小,违纪金额虽少,但影响恶劣,受到群众强烈反映的基层干部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紧握党纪国法的铁拳,敢于碰硬,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手软。
3、铁的队伍确保查案进程有快速突破。律人者必先律己,要保证纪律的执行,必须有一支坚强可靠铁的队伍。纪检干部作为纪律的执行者,必须站得正、立得牢,经得住考验、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着力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强化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打造一流的干部队伍,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4、抓铁有痕确保案件查办有长期影响。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实现“三清”目标,不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还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对已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绝不能搞突击运动,更不能虎头蛇尾、一阵风。要长期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持续发挥案件的震慑作用。
5、铁面无私确保案件问责有辐射作用。站在反腐败斗争的风口浪尖,能不能铁面无私、秉公执纪,是对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考验和挑战。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查办案件中,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徇私情,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格刚性追究,以惩处权力失范,将“一岗双责”的问责制度贯穿到案件查办的始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得到有效落实。
6、铁的笼子确保案件查办有源头预防功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从严治党,惩治不能放松,但从源头有效防治更为重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不想腐。不断增强党委、政府的工作透明度,落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各项规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科技含量,研究并实施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切实发挥制度预防、制约、监督有效的功力,通过理清职权、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强化监督,注重源头治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创造腐败不易滋生的制度环境。
(二)“六教”营造敬廉的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化日益凸显,新形势下,廉政教育应该坚持重点突出、分类分层原则,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以营造敬廉社会环境为目标,形成不敢贪、不想贪、不屑贪的廉政文化氛围。
1、党性教育夯实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块磁石,将党员和人民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但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与党员干部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有目的做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价值实现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系,提升党员干部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
2、警示教育发挥治本功能。对典型性、重大的违纪案件,认真查找原因、剖析动因、梳理违纪违法的全过程,以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同时通过案件通报、当事人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法庭审判旁听、看守所现场受教等方式,用身边的案件教育党员干部,达到从灵魂深处警示党员干部的目的。
3、法纪教育健全干部素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纪法规知识内涵,在思想上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4、传统教育提升道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积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论,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官,创作了无数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警句,领导干部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明辩义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身正德高,常存公仆情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清廉自守的目的。
5、示范教育弘扬勤廉典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崇尚榜样的优秀民族,以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使党员干部在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迪和鼓舞,感受榜样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思想认识与觉悟,将内在的精神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最终达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
6、“六进”教育营造敬廉环境。通过基地打造、教育平台建设,利用网站、报刊等媒体力量,通过征文、书画、歌曲、戏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深入社会领域,把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先进思想和廉政文化内涵,强化道德教化功能,使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自觉增强廉洁意识,从而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