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之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

以市场之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

——简政放权新观察

去年一年,国务院各部门取消、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而两年多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公布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大大释放了市场的活力,结构优化迹象进一步明显。

数据显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691.1万户,同比增长16.3%;继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

简政放权改革措施是否取得成效,企业的感受最直接。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简政放权等改革“改善了营商环境”,超过57%的受访企业认为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认为改革“规范了政府行为,提高了政府效率”。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亟须简政放权“啃硬骨”

今年4月,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正式成立,由国务院领导亲自挂帅。分析人士认为,相比此前相对容易改的,剩下要改的“比割肉还疼”,简政放权要进“深水区”、要“啃硬骨”。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以来,简政放权推进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但必须看到,事关资源配置领域的简政放权改革,呼声最为强烈。

“下一步要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提高取消放开项目的含金量,放开什么,不放什么,由市场、企业说了算。要在放开上以是否满足群众的需求论英雄,而不是单纯以数量多少论功绩。”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说。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说到底就是配置资源方式的优化和调整。历史经验表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这方面行政权力往往会越俎代庖,下一步需要在财政、金融等与资源配置关系密切的领域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连平说。

“简政放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下一步如何推进行政权力结构改革,已成为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迟福林建议,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之际,尽快基本实现中央和省级政府负面清单管理,并以此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质性突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