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英前夕对英媒谈了哪十大问题

习近平访英前夕对英媒谈了哪十大问题

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8日接受了路透社采访,就十大问题做出了深刻阐述。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将其中要点呈现给读者:

1,关于中英和中欧关系

期待着同英国领导人和各界朋友共商两国关系发展大计,为今后一个时期中英关系绘制路线图,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当前,英国政府制定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英国工业2050战略”等宏大计划,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有很多合作契合点。中国愿同英国一道,秉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去年,我对欧盟总部进行访问,同欧盟领导人一致商定,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相信中英关系新发展将为中欧关系全面推进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2,关于金融合作

近年来,两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英国成为亚洲以外首个获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的国家、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主要发达国家。这是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

只要条件具备,中国愿意积极考虑加强两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伦敦可以发挥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关于核电项目和中企走出去

中国愿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较优势衔接起来,实现联动发展。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产物,希望三国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造福英国人民。

在商言商,不能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带着偏见看待中国企业。企业发展当然要竞争,没有人会把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我们希望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而不要设置一些非经济、非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但强调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中国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争取和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公平的制度框架。

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持续增长,有关机构测算将超过1.25万亿美元,这将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宝贵机遇。两国企业还可以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的三方合作,把全球价值链的上、 中、下游结合起来,共享发展机遇。

4,关于亚投行

亚投行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其规章制度和运作要由各成员国协商决定,并不是中国一家说了就算的。中国赞成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在治理结构、业务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确保专业运营、高效运作、透明廉洁。

5,关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在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我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此外,中国还将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中国为世界和平为发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是想成为所谓的“世界警察”,更不是要取代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