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节奏”:总理外交为啥这么忙(2)

“克强节奏”:总理外交为啥这么忙(2)

二谋国利。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代,一国发展的利益诉求必然要具备全球视野。只有寻找到本国与他国利益的最大契合点,才能在合作中共谋发展。这当然要求广泛务实的外交耕耘——“克强节奏”的繁忙外交穿梭,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纵观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的出访行程,可以概括为:深耕欧亚,拓展非洲,远交拉美。北美和大洋洲虽还未踏足,但仅仅此次马来西亚之行,就与美国总统有了交集,与澳大利亚总理举行年度定期会晤,并会见了新西兰总理。所有这些外交奔波,可谓忙而有序,体现了一个主题——为国谋利,贯穿着一条主线——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远的不说,仅以本月而论,月初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就倡议三国在国际市场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产能合作,尤其是共同开发东盟等邻近市场。下旬的10+1、10+3领导人会议上,他连续倡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中国优势产能对接东盟国家需求,推动其工业化进程。紧接着的中国-中东欧16+1会晤中,李克强表示中方愿同16国一道,结合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打造双向多元的国际产能合作。

在各个多边、双边外交场合,中国总理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理念:中国愿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球格局,找到利益契合,实现合作共赢。李克强的这种诚意也得到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热切回应。在苏州,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合作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成立时,有人觉得这只是中国的“权宜之计”,还有人担心中东欧国家被迫“屈服”于中国的影响力,“但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想法都是错的,我们和中国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中国是我们长期的朋友”。

要实现“义利外交”,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实务中的精准把握。李克强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以临场急智提出产能合作与哈方经济规划相对接,被哈总统盛赞为“李计划”。此次在与马来西亚总理的会谈中,他把握对方关切,提出将中方技术与成本优势同马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对接,积极探讨开展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建设等合作。在与爱沙尼亚总理会谈时,他精准地切入波罗的海高铁项目,会谈后当即布置国家发改委迅速与对方对接,加快推进相关合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超级推销”,李克强带动中国装备尤其是高铁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中国经济和国内企业实实在在获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