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拥堵费治堵是一种次优选择

征收拥堵费治堵是一种次优选择

记者3日从北京市交通委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并通过停车综合治理等措施,缓解首都拥堵。(12月3日新华网)

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机动车与路面交通的矛盾十分尖锐,堵车成为城里人头疼的大问题。此前据媒体报道,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正在制订之中,包括征收拥堵费在内的多项分解任务,将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征收排污费也有可能施行。如此语境下,北京将于2016年试行征收拥堵费,缓解首都拥堵,可以说与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一脉相承,其可行性首先是不容置疑的。

事实上,除了征收拥堵费,治堵还有多条路可走。比如,对机动车号牌进行无底价竞拍,出价多者得号牌;这样一来,那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买车和养车的人,可能会放弃购车的想法,从而降低机动车增长数量。又如,买车加收消费税,增加用车成本,以此降低汽车增长量;同时,对汽车征收排污费,因为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环境,政府部门可以把这笔费用投入治堵、改善环境等。再如,买车必须有车位,不仅提高了用车门槛,还解决了路面停车问题。此外,个人需要使用道路资源,就涉及了公共利益,采用单双号限行,也是必然选择。

然而,城市拥堵成疾,一方面与城市机动车数量高速膨胀有关;另一方面,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长期“欠账”,使人们不得不“高效率”地使用私家车,从而使拥堵矛盾更加恶化。可见,现代城市之所以在治堵上办法不多、效果不佳,是因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弊病。比如,城市一味地给市民用车“设限”,却忽略了公共管理的缺位;特别是,在发展公交等方面,一直是进展缓慢。

换言之,征收拥堵费等治堵措施,仅是一种次优选择,大力发展公交,才是治本之策。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应学习香港经验,建立舒适、方便、快捷、安全的公交系统。据统计,香港每天共有1200万人次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来往各处,其中89%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香港特区政府的宗旨是,公共交通应由私营机构或公共机构提供,而政府提供一个管制架构,并使各种交通工具得到协调。政府秉承的原则是确保市民能够以合理的费用,获得最大的出行便利。因此,香港近九成人选择乘公共交通出行。

可见,在公交优先政策的推行和落地方面,政府仍需继续加大力度。只有城市公交真正发达了,线路分布均衡、覆盖广、方便快捷,乘搭舒适又有尊严,而且票价比较低廉,这样市民必然会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从而解决大部分的刚性需求。那种不得不购车代步的状况便会有所减少,城市拥堵问题也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