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毛钱”的红酒要不得

“4毛钱”的红酒要不得

到KTV或者浴池消费,遇到非常便宜甚至免费赠送的红酒,您可要注意了。这酒很可能是在黑作坊中,使用香精、乳酸和食品添加剂等勾兑的。近日,在“打盗骗保民安”冬季攻势中,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打掉了一个制售假红酒的团伙,令人震惊的是每瓶“红酒”成本只有4毛钱左右。(12月9日《新文化报》)

作为“舶来品”的红酒自进入大众视线以来,一直被誉为“高大上”的典范,特别是它具有的浪漫寓意和文化情怀深受消费者喜爱。可是当“红酒”与“4毛”结合在一起的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效果呢?

在见证“4毛红酒”神奇效果前,先来了解下它的制作流程。第一步,用自来水冲一下回收的或是从废品站收购的瓶子(以看起来干净作为消毒标准)。第二步,使用乳酸、葡萄味香精、焦糖色、食品添加剂等七八种配料进行混合,然后使用水勾兑后装瓶。第三步,灌装后贴上从复印社制作的商标,封装,再以1.5元左右的价格往KTV、浴池进行销售。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营业手续、卫生许可或者生产资质的黑作坊,按照这样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了超过10万瓶“红酒”。至于它的效果不敢说堪比农药,但是杀伤力也绝对不容小觑。庆幸的是,这样的团伙已被警方及时打掉。

退一步讲,试想如果不是本次专项整治,这样的廉价红酒还会祸害多少消费者,想想这样的画面就令人不寒而栗。那么为什么这样的黑作坊必须要等到一次偶然的专项整治才能打击呢?日常的监管到哪里去了?毫无疑问,“4毛红酒”暴露出的食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漏洞和不足,狠狠地给了相关部门“一记耳光”。对于黑心老板、商家而言,他们销售这样的劣质红酒必定是出于“金钱至上”的理念,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呢,他们为何要选择“4毛红酒”?当然,如果消费者知道自己喝的红酒价值“4毛”,他们肯定是不会喝的。恰恰是商家用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方式,攻破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防线。抱着“不喝白不喝”的想法,自然而然的成了拉动“4毛红酒”产业链的强大动力。

虽说“便宜没好货”在严格意义下有失偏颇,但在普遍状况下它仍然是一条简单可靠的准则,殊不知消费者理性消费的理念是最好的“保护伞”。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和加强日常市场监督才是祛除病根的“良药”。

“天上不会掉馅饼”,“占小便宜吃大亏”。其实免费红酒也不“免费”,因为你付出的是健康。总而言之,“4毛钱”的红酒真是要不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