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家风”培育:不能将亲情与权力挂钩

三问“家风”培育:不能将亲情与权力挂钩

【编者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骨髓,“修身”之后必要“齐家”,“齐家”而后能“治国”。1月1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围绕如何做好2016年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近日,人民日报党建周刊连续刊发多篇文章聚焦“家风”,多位学者分析认为,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修为的体现,更是传承精神品质的纽带,亦是约束人心的规范。我们将其精彩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一问:亲情和权力关系如何认知?

“领导干部对于子女亲属的管理,有些时候是难以用硬制度约束的。这就要领导干部通过家风、家规、家训等,用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对子女亲属及身边人进行约束。”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从这些年反腐败的案件中可以发现,领导干部子女亲属以及身边人的腐败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即便有的领导干部个人没有腐败行为,也会被子女亲属拖下水。党的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比较注重家风,注意让工作与家人“绝缘”,这就是自觉维护权力运行的规范。现在对于家风的强调,不仅会对未来产生积极影响,当下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领导干部是有亲情的,但是权力要“六亲不认”,不能将亲情与权力挂钩。所以,立家规、族训可以看作是对领导干部子女亲属的一种精神上的“硬约束”,落脚点其实也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手中权力的约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分析认为,党的领导干部疼爱子女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领导干部必须公私分明,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规逾矩。焦裕禄、谷文昌等党的先锋模范一生清正廉洁,严管家人,铸就了共产党员的高洁品行和卓异操守,培育了好的家风。当下,党的领导干部要有看齐意识,要学习典范,提升境界,涵养好家风。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